文档详情

富源县财政局事迹材料 (5000字).doc

发布:2017-05-14约4.9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富源县财政局事迹材料 (5000字)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推荐评选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材料】 乌蒙深处开财路 富民强县谱新篇 ——云南省富源县财政局先进事迹 走进巍然连绵、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跨过?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判云贵?的胜境关,你就来到了云南东大门——富源。在这块32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0镇1乡161个村委会(社区),居住着彝、回、水等27个民族共75万余人。 富源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富源财政人直面?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滞后、财源结构单一、可用财力不足、社会保障面广、收支矛盾突出的难题,他们不回避、不依赖、不空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谱写了财政工作新篇章。2005年,富源县打破近十年地方财政收入在1亿元左右徘徊不前的沉闷局面,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之后,连续4年以年平均1亿元以上的数额快速增长。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7.18亿元,跃居全省第11位,人均财政收入上升至30位。在财政收入节节攀升一年一个新台阶的同时,富源县财政局的党建工作、群团工作也成绩斐然,获誉甚多,连续8 年被表彰为曲靖市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从1997年至今,一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2007年、2008年县级机关社会满意度测评分别排名第2名和第1名,2009年成为免评单位。 奏响跨越三部曲 如何创新思路寻求突破,广聚财源兴县富民,是富源财政人始终不渝的探索和追求。为此,他们致力于补齐短板打通破穷之路、兴支柱育龙头强县富民、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奏响了县域经济发展三部曲。 ?十〃五?初期,穿境而过的320国道是富源县唯一一条柏油路,而资源富集的乡镇,却都是?晴天一路灰、雨天满路泥?的等外公路。204亿吨煤炭远景储量和中国江南最大的无烟煤田的资源优势受制于?路?这块最大的短板,用?满身是宝,脚下无路?这句话比喻当时的富源再确切不过。在财力捉襟见肘的窘境中,富源县财政局相继成立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开发投资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农业发展公司4个融资平台,累计融资6亿多元,建成贯通南北的富兴、富发二级公路,改造多条省际、县际公路。至2009年,全县已有公路3015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557公里。所有乡镇和58%的村委会都通了油路,纵横交错、内外联通的交通网打开了富源对外开放的大门。 心中有路天地宽。交通瓶颈打破之后,强县富民的华章在财政人的手中徐徐展开。他们围绕?做好煤炭一篇文章强县,打响魔芋和大河乌猪两个品牌富民?的战略方针,发挥优势建设支柱财源,输血供氧开辟特色财源,盘活流通狠抓效益财源,壮大龙头培育后续财源。他们进矿区、下矿井,夜以继日地为企业清产核资,用短短半年时间盘清近200户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家底,帮助他们顺利改制,使?小煤窑?破茧而出,摆脱体制的束缚。经营机制活了,富源财政每年投入煤炭安全技改资金8000万元以上,并综合运用税收优惠、奖励政策等手段,大手笔催生煤炭?航母?,为煤炭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迈进奠定基础。为延伸煤炭产业链,让丰富的资源转变为巨大的电能,使?煤电结合?成为又一重要的支柱财源,富源财政人深入滇东电厂选址区,踏破脚板子,磨破嘴皮子,驻扎现场60天,兑付完1321户4047亩的征地拆迁款3573万元,圆满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使这一重点项目在短时间内落户富源。同时,他们每年投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资金3800万元以上,并牵头组建3家民营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1家民营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舞动了农业龙头企业,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去个天不亮,来个月亮上,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啃个冷洋芋?,为换取财源建设的日益兴旺,富源财政人 不惧艰辛,无怨无悔。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由于富源县财政充分发挥了?引导、助推、孵化?的作用,促进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入,在县域内形成富有活力的产业?雁阵?。如今,富源不仅成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而且,240万千瓦的滇东电厂、雨汪电厂已投产运营,云南冶金集团铝产业项目、昆钢煤炭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德鑫集团等3个百万吨煤化工项目、250万吨甲醇项目和矿山机械制造厂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也在此安家落户。2005年至2009年,县属煤矿煤炭产量从1578万吨提高到1719万吨,发电量从2.28亿度提高到149.6亿度,工业总产值从51.31亿元提高到126.98亿元,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与此同时,全县建成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5户,4户被列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10万亩魔芋和年出栏116万头的大河乌猪,还使富源县成为全国魔芋种植、加工基地重点县和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