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化工原理教案(第五章)
PAGE
PAGE 6
化工原理教案(第五章)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
课程号:
授课教师: 庞金钊、张建伟等
所属教研室: 化工原理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007年6月 制
第一授课单元
第五章 传热 第一节 概述
教 案 内 容备 注*一、教学目的
了解:传热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熟悉: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掌握:冷、热流体热交换的方式,间壁式换热器,工业上常用的加热剂、冷却剂及其选择
二、教学内容
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传热的基本方式,冷热流体热交换的方式,传热量、热通量、间壁式换热器,载热体及其选择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热传导、对流传热及热辐射的机理,三种基本方式的特点
难点及其处理方法:冷、热流体热交换的方式,工业传热过程不外乎强化传热过程(增强传热速率)或削弱传热过程(保温)
四、教学方法、手段
课堂板书,教具模型
五、板式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传热在过程化工中的应用
1、加热或冷却
2、换热,回收利用热能
3、保温以减小热损失
4、工业传热过程举例
二、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1、热传导(又称导热):金属,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
导热机理。特点是物体各部分无相对位移
2、热对流 (又称为对流传热)
(1) 自然对流:流体是静止的,温度差引起密度差造成
(2) 强制对流:因外力(泵、搅拌等)造成
特点是只会发生在流体中,流体质点发生相对位移
牛顿冷却定律
工业对流传热过程(间壁换热),传热量Q、热通量q
3、辐射传热
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特点是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不需要任何介质
思考题:工业上多种传热方式共存的过程多,还是一种传热方式独立存在的多。工业上冷热两流体如何进行间壁对流传热过程。太阳到地球之间的热量传递如何进行。
作业:完成思考题
教材:谭天恩等编著
《化工原理》第三版
上册2006
参考书:
姚玉英编著《化工原理》新版2003年
王志魁 主编 《化工原理》第二版2003年
刘佩茹 编著
《化工过程与设备》
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导热过程,对流传热,热辐射。
工业传热过程举例
第二授课单元
第五章 传热 第二节 热传导
教 案 内 容备 注*一、教学目的
了解:热传导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熟悉:导热的机理、特点,热阻概念
掌握:导热机理,温度场、等温面、温度梯度、傅立叶定律的概念,平壁和圆筒壁稳定热传导,对数平均值概念的提出
二、教学内容
导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导热的基本方程式—傅立叶定律,冷热流体热交换的方式,传热热阻,导热系数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傅立叶定律,平壁和圆筒壁稳定热传导计算
难点及其处理方法:等温面的概念与建立立体平面,平壁热传导过程传热速率方程推导
四、教学方法、手段
课堂板书,教具模型,实验室实物教学
五、板式设计
第二节 热传导
一、傅立叶定律
1、温度场、等温面和温度梯度
2、傅立叶(Fourier)定律
3、导热系数(教材中称导热率)
(1)导热系数的定义
(2)固体的导热系数
(3)液体的导热系数
(4)气体的导热系数
二、平壁稳定热传导
1、无限大单层平壁稳态热传导
2、无限大多层平壁一维稳态导热
实为通式:
三、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
1、单层圆筒壁一维稳态导热
2、多层圆筒壁一维稳态导热
实为通式:
思考题:温度场和电场、磁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气温下降,应添加衣服,应把保暖性好的衣服穿在里面好,还是穿在外面好?
保温层越厚,保温效果越好吗?
解释纯导热只能发生在固体当中。
认知几何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和对数平均值
作业:5-1 5-3 5-4
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导热系数在导热过程中的作用。
过程速率=
传热速率=
第三授课单元
第五章 传热 第三节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
教 案 内 容备 注*一、教学目的
熟悉 间壁两侧对流传热温度分布情况;(5-12图)
掌握 总热量衡算、总传热系数(教材称传热系数)的计算以及污垢热阻计算
二、教学内容
间壁两侧流体热交换过程的分析,
总传热系数,热量衡算式与传热速率方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总传热速率方程和总传热系数的计算,污垢热阻计算
难点及其处理方法:间壁两侧的流体热交换过程分析,冷热流体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和内外表面的对应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