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知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法基础知识P3)考细节?制定部门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行政法规(仅次于宪法、法律):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地方国家机关 5.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 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
7.国际条约或协定?
例: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2004年)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答案〗B。 因A属法律,C属地方性法规,D属部门规章
二、经济法律关系(P6)? 所有的法律关系:都是权利和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律规范所制定和调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买卖合同形成的合同关系,只要理解就可。
经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内容(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客体(如合同的标的)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P7)?考点:主体资格*? 主体的独立性 主体资格的取得方式 主体的范围?
1.主体资格 只有具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未取得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
例:借款合同中,C是保证人,C能否成为保证人看其是否具备签订保证合同的主体资格。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和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具备作为保证人的主体资格。如果他们做了,保证合同无效。例:如果要成为合伙人则自然人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则不能成为合伙人。注意: 但是,依法成立的主体也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者认可的范围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如果超越法律规定或者认可范围的,(2004年调整)则不具有参加相应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例:企业能否对外提供担保,法律规定企业本身可以提供对外担保,但是对外担保余额不能超过净资产的50%,也不能超过上年的外汇收入。超过部分不具有相应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2.主体的独立性p7?*自己的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即使是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参加经济管理、经济协调法律关系,也不是宽泛地以国家的名义,而只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进行经济法律行为。(05年调整)?(判断题)
3.主体资格的取得方式?p7考点:多选5种,97年考了多选 ①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国家各级权力机关批准成立; ②依照法律和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批准成立; ③依照法律、法规或者章程由经济组织自身批准成立; ④依照法律、法规由经济法主体自己向国家机关申请并经核准登记而成立; ⑤由法律、法规直接赋予一定身份而成立。
4.主体的范围p8 包括经济管理的主体、经济活动的主体2类 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等。
例: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有()。 A.某市财政局 B.某研究院 C.某公司的子公司 D.公民陈某【答案】ABCD,A属经济管理的主体,B、C、D属经济活动的主体
〖链接〗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独立的承担经济法律责任,其民事责任100%由总公司承担,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2者都属于经济活动的主体。
特殊点:国家机关除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例市财政局对A企业会计工作进行检查,在会计监督的时候,是经济管理的主体;但是如果财政局与A企业签订购买铅笔的买卖合同则是经济法活动的主体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P9)?共分三类:物: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体。注意理解,例阳光就不是,他不能被控制,97年多选行为:注意包括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如吃饭就不是,只有特定的行为才可以成为客体智力成果:包括专利权、著作权、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
特殊点:p10某些经济权利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土地使用权、专利权本身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但是,当某种权利成为另一权利的对象时,该权利就成为客体的组成部分。例:将土地使用权出让、专利权转让时他们就属于客体了
三、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P12)?法律行为的特征:
1、以意思表述为要素(自觉自愿)2、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
3、必须是一种合法行为1)实质有效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