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设备 飞结构与系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设备/设施与水系统 张宏伟 驾驶舱 座椅和安全带 驾驶员座椅:座椅位置、扶手高度和靠背都是可调的。安全带是高强度五点式,使人能承受飞行、迫降(水上和陸地)过程中的过载作用,并能迅速打开。 观察员座椅:位于驾驶舱门前过道側边,为折叠式。由椅盘、靠背和安全带组成。 杂项设备 空勤设备:氧气调节器及面罩、无线电耳机等。 迫降设备:迫降斧(消防斧)。 飞行员座椅和观察员座椅 驾驶舱杂项设备 客舱 座椅:座椅可以前后移动以适合布局需要,调整座椅同时亦需移动旅客服务组件到相应位置。座椅靠背角度可调。椅垫可作漂浮救生使用,座椅下面有救生背心。应急逃离窗口处的座椅扶手连在逃离窗口上,便于迅速打开窗口。 2、厨房:饮食柜、冰箱、烤箱、饮料箱、电炉、电热杯及插座等。 厨房与飞机结构连接方式:上部,为带快卸接头的连杆,连接时要调到无预载荷连接状态。下部有地板接头。厨房安装区域内地板上有乙烯树脂地垫,垫下有防水层防止结构腐蚀。 3、厕所:抽水马桶采用重复环流冲水法或真空抽水马桶。洗手盆和真空抽水马桶用水来自供水系统。服务组件将空气从顶部排气孔排出机外。厕所地板是玻璃纤维结构,上面有聚乙烯防滑地垫。厕所与结构的连接方法与厨房相似。 旅客座椅 厨房 洗手间 货舱 大多数飞机都有前货舱、后货舱和散货舱。 货舱为窒息式增压舱 集装箱 货盘 登机梯 登机梯系统的组成 登机梯门 登机梯 控制电路 登机梯操纵方式 “正常”操作方式 放(或收)所需时间大约30秒,包括登机梯门的开或关。 开登机梯门用两个直流电机,关用一个直流电机。 用一个交流电机和一个直流电机放登机梯,直到它开始展开伸直,然后直流电机反转,对登机梯起刹车作用。收登机梯只用交流电机。 “备用”操作方式 放(或收)所需时间大约60秒,包括登机梯门的操作。 登机梯门的开或关用一个直流电机。 登机梯的放或收用一个直流电机。 蓄电池电源可用于“备用”方式操作登机梯。 人工方式 只有当“正常”和“备用”方式都失效而登机梯又必须收或放时才用。还有,为某些地面服务工作而用。 登机梯门用手摇曲柄开或关。 登机梯的收放是在脱开驱动机构以后靠人力推进或拉出来实现。 应急设备和设施 陆上应急救生设备 陆上应急救生设备包括应急撤离滑梯组件、救生绳、救生衣、急救药箱、迫降斧子、手提式氧气瓶和扩音喇叭等。 海上应急救生设备 海上救生设备包括海上救生船组件、救生衣组件和应急救生电台等,还有可作个人飘浮用的机内各座椅的防震垫等。 逃离滑梯 由充气组件(滑梯体)、滑梯气瓶和充气系统组成。 逃离滑梯为双气室构造,本体由涂有氯丁烯橡胶的卡布龙纤维制成另外由一层铝涂层提供热辐射防护。 表层材料为高强度尼龙纤维,在外表面涂有氨基甲酸乙酯涂层。 滑梯气瓶充气压力为3000PSIG,所充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物 。 充气阀门和压力调节器安装在气瓶上 引射器装在滑梯上,通过气瓶高速气流的引射作用将外界空气大量吸入滑梯 。 在逃离滑梯末端有一串白炽灯泡,为夜间撤离时提供照明。照明系统由电瓶供电,在滑梯充气过程中自动激活点亮。 救生滑梯的操作 飞机起飞前,乘务员将系留杆(又称为束缚杆)从舱门上的存储挂钩中取出,并安装到地板挂钩上 。 飞机紧急着陆时,可像平常一样打开舱门并在完全打开前,不要停顿。当打开舱门时,系留索组件使滑梯包从滑梯护盖中跌落。随着滑梯包的落下,它将启动滑梯充气。 如果逃离滑梯不能自动充气,快速拉动充气手柄来人工给其充气。 要从飞机上拆下逃离滑梯,抬起护盖挡板并拉动系留索松开手柄。 逃离滑梯应定期检查充气压力,并且充气试验还应检查活门工作情况及有无切口撕裂、刺破等现象。 应急设备和设施 驾驶舱2号窗户是空勤组的应急窗口。 客舱中间(靠机翼根部)附近有应急出口,该出口有红色方框标志,可供乘客从此出口逃生。 其他求生设备包括:急救药箱和氧气瓶,扩音喇叭 救生船 组成 可充气的船体 充气组件 救生包 涂有聚氨酯涂层的尼龙储存包 两个互相独立的充气囊构成 。 为了使目标明显、便于寻找,船体采用两层橙黄色涂胶绢绸制成。 充气系统由气瓶、充气活门、充气软管和引射泵构成 。 救生船应作定期检查。检查项目: 检查气瓶/活门组件 检查气瓶压力 检查管子有无切口,撕裂等损坏。 检查接头一般情况 检查辅助设备 检查救生包 对船进行打压试验,检查有无泄漏。 救生衣 救生衣分为成人用及儿童专用两种 。 救生衣颜色为橙黄色。 救生衣上固定有救援灯 ,当水进入电池中电池才能工作。 救生衣充气系统 救生衣的定期检查 必须检查印在救生衣或用标签贴在救生衣上的全部使用说明是否清晰。 必须检查救生衣的外包装有无裂缝,撕开,有孔,接缝开胶和一般质变情况。 必须检查带子,松紧带和绳索是否退色,老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