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生产技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章 最优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10.1 OPT的提出 时间——70年代末期 人物——以色列的物理学家 ------- Eli Goldratt 提出 提高企业产出率(产销率,有效产出) 理论依据:资源约束理论(TOC) Theory of Constrain 10.2 OPT的目标 OPT的主要贡献之一 :财务指标 ? 作业指标 财务指标: 净利润 投资收益率 现金流量 作业指标: 产销率 库存 运行费 10.3 OPT的主要概念 瓶颈工序与非瓶颈工序 例:产品P经过A、B两道工序加工 原材料 A B 市场 15件/周 20件/周 25件/周 瓶颈工序:指的是实际生产能力小于或等于生产负荷的资源。 关键资源网络和非关键资源网络 10.4 OPT的九条原则 平衡物流,而不是平衡生产能力 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是由它们自己的潜力决定的,而是由系统的约束决定的 资源的利用(Utilization)和活力(Activation)不是同义语 瓶颈上损失一小时则是整个系统的一个小时的损失 非瓶颈获得的一个小时是毫无意义的 (续) 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 转运批量可以不等于(在许多时候应该不等于)加工批量 加工批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 排作业计划时应同时兼顾所有的约束,提前期是作业计划的结果,而不是预定值 10.5 OPT的应用 OPT应用的五个主要步骤 辨别系统的约束 决定如何开发系统的约束 使其他的工作服从于开发系统约束的决定 提升系统的约束 如果约束被打破,再从第1步做起。 例:考虑如下图所示的生产过程。两个产品P和Q,每周的需求量为100件P,50件Q。售价分别为P:¥90/件,Q:¥100/件。有4个工作中心:A、B、C、D,每个工作中心都有一台机器,每周运行2400分钟。需要3种原材料,原材料的成本及加工路线见下表。求解利润最大的生产组合。 应用OPT各步骤示例 Step 1 辨别系统的约束。要辨别系统的约束,需要计算机器的负荷,如上表,机器B是瓶颈。如果要满足P、Q的每周需求量,B需要另外25%的能力。 Step 2 决定如何拓开系统的约束。TOC是建立在系统的绩效是由资源约束决定的,因此TOC主要是使资源约束对目标贡献最大化。拓开B意味着,使在B上消耗的单位产品产出最大化。如: 所以,在生产QV之前应尽可能多地生产P(即100件)。100件P消耗B的1500分钟,剩下900分钟用于Q,只能生产30件Q。 Step 3 使其他的工作服从于开发系统约束的决定。意思是使其他工作配合拓开系统的约束,如材料采购、工作中心排序等。 Step 4 提升系统的约束。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约束的绩效,如降低调整时间,采取预防维修等。或者,把贡献最低的产品放到最后安排,如上面对Q的处理。 Step 5 如果约束被打破,再从第1步做起。如: 资源A成为约束,原来的约束B已经被打破了。于是又返回到第一步。如果没有这一步,人们还以B为约束控制系统运行,影响了进一步改进。 DBR系统 Drum----鼓点,Buffer----缓冲器,Rope----绳子 DBR系统是应用OPT另一个重要思想和工具。如图: DBR控制 目的:使生产线的瓶瓶(constraint)之总产出率(throughput)为最大. 鼓(Drum):由瓶瓶決定的生产速率. 缓冲(Buffer):弥补不确定性使瓶瓶速率极大. 绳(Rope):从瓶瓶到最前制程(gate way operation)的沟通,用以調節投料速度,使瓶颈制程的速率极大. 识别企业的真正约束(瓶颈)所在 基于瓶颈约束,建立产品出产计划 缓冲器的管理与控制 平衡物料流 “推”、“拉”并用 管理学院 马士华 * 企业目标 现在和将来都能赚钱 财务指标 净利润 投资收益率 现金流量 作业指标 产销率 库存 运行费用 制造周期 产品装配 部件装配 部件装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