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用药物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适应症 (1)心肺复苏:用予迷走反射和阿斯综合征所致心脏骤停。亦可用于电复律后的心动过缓。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 (PEA)/心搏停止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 (2)治疗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 (3)抢救感染性休克。 (4)有机磷中毒的急救,达阿托品化后 维持给药。 (5)治疗各种内脏绞痛。 (6)治疗眼科疾病,散瞳孔。 注意事项 1、环境温度较高时,因闭汗有体温急骤升高的危险,应用时要严密观察,夏天慎用; 2、 孕妇静脉注射阿托品可使胎儿心动过速; 3、 本品可分泌入乳汁,并有抑制泌乳作用; 4、 婴幼儿对本品的毒性反应极其敏感,特别是痉挛性麻痹与脑损伤的小儿,反应更强; 5、 老年人容易发生抗M胆碱样副作用,如排尿困难、便秘、口干(特别是男性),也易诱发未经诊断的青光眼,一经发现,应即停药。 用法与剂量 1.对迷走反射和阿斯综合症所致心搏骤停,为绝对适应症,立即静注1~2mg,同时iM或iH1mg,5~30min后再静注1mg(最大总量为3次或3mg); 2.在心血管急诊遇有窦性停搏、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伴低血压,冠状血流降低或频发室早的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均可按上法用阿托品。 用法与剂量(续) 3.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 成人每次1-2mg,小儿 0.03—0.05mg/kg,静注,每15—30min一次, 至好转即减量或停药。 4.有机磷中毒的抢救。 5.缓解内脏绞痛ih0.5mg。 6.用于眼科疾患的救治 。 西地兰(去乙酰毛花甙) 2ml:0.4mg 强心药 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正性肌力)—— 抢救急性心衰 抑制Na-K ATP酶 Na +– K +交换↓ ,Na +– Ca + 交换 ↑细胞内Ca+ ↑、K + ↓,心肌收缩力增强; 2、直接兴奋迷走神经 心率↓ 、房室传导↓; 用法 (1) 静注 起效: 10-30min ; 持续: 3-6Hr ; 高峰: 1-2小时(毒性消失) ,作用维持2天,半衰期为33小时,主要经肾排泄。 (2) 作用、排泄快,蓄积性小,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他洋地黄类强心甙。 适应症 (1)主要用于心力衰竭。由于其作用较快,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患者; (2)亦可用于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患者的心室率; (3)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效慢(室上速的复律),已少用。 注意事项 (1)慎用:①低钾血症(注意补钾 !);②高钙血症;③房室传导阻滞、肥厚型心肌病、预激综合征;④甲状腺功能低下;⑤缺血性心脏病;⑥急性心肌梗死早期(AMI);⑦心肌炎活动期;⑧肝肾功能损害。 (2)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①血压、心率及心律;②心电图;③心功能监测;④电解质尤其钾、钙、镁;⑤肾功能;⑥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作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过量时,由于蓄积性小,一般于停药后1—2天中毒表现可以消退。 用法 常用量: 0.9%NS 20ml+西地0.2~0.4mg iv(缓慢!10-20分钟) ,必要时2~4小时再注半量 极量<1.2mg/d 水电解质平衡药 碳酸氢钠10ml:0.5g 药理作用 (1) 水电解质平衡药,本品经口服或静滴进入血液后以弱碱的方式参与生化反应。 (2) 用于防治代谢性酸中毒时,HCO3ˉ根离子与H+离子结合,Na+则与Clˉ形成NaCl 随尿排出。H2CO3再分解为H2O和CO2,CO2则由肺呼出体外。 (3)掌握宁酸勿碱的原则,很少资料支持在心脏骤停时使用碱性液。 在心肺复苏中不主张积极使用碳酸氢钠原因 1. 短暂的碱中毒,使氧解离曲线左移,减少血红蛋白中氧的释放,加重组织的缺氧; 2. 电解质平衡紊乱,降低游离钙和非游离钙之比,使血清中钾离子进入细胞内,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并产生高血钠,增加血浆渗透压。 3. 碳酸氢钠本身可直接抑制心脏功能,降低儿茶酚胺的活性; 4. 由于碳酸氢钠分解产物二氧化碳经血脑屏障弥散入脑,脑的PH值非但没有升高,相反却明显降低,最终导致脑水肿; 5.不提高除颤成功率或成活率。 在心肺复苏中碳酸氢钠的适应症 由于早期应用碳酸氢钠存在以上弊病,所以只有在下列情况才考虑应用碳酸氢钠: 1.在有效通气及闭胸心脏按压10分钟后 PH值仍低于7.2。 2.心脏骤停前即有代谢性酸中毒; 3.伴有严重的高钾血症。 用法 碳酸氢钠的具体剂量首次可按1mmol/kg体重的标准,然后参考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分析(5%碳酸氢钠1.7ml=1mmol)。 已知血气,大约为(BE-3)×0.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