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医综合考研讲义3部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试点(www.kaoshidian.com)名师精品课程 电话:4006885365
二、胃
胃脘包括上脘(贲门)、中脘、下脘(幽门)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
胃具有接受、容纳饮食水谷,并对其进行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作用。 称胃为“太仓”、“水谷之
海”、“水谷气血之海”。
胃之受纳腐熟水谷既是胃主通降的前提,也是脾主运化的前提和依据。故将脾胃并称为“后天之
本”、“气血生化之源”。
(2)主通降、以降为和
①将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 胃失和降,不仅影响
②食物残渣下移大肠形成粪便; 六腑的通降,而且影
③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 响全身气机的升降
脾升胃降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
胃气通降,胃宜降则和
消化吸收,并调节全身气机,故
脾气升举, }
脾宜升则健
其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2.胃的生理特性
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
纳和腐熟。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易成燥热,津液受损。
3.胃气: 脾胃的运化功能; 脾胃运化产生的气血; 胃的功能; 正气。
⑴ ⑵ ⑶ ⑷
胃气主要反映于:脉象(从容、和缓),舌苔(有根),面色(红润光泽),抗病能力。可判断疾病的
预后。
保胃气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小肠
1.受盛化物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泌别清浊
水谷精微 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时,亦
吸收水液,故称“小肠主液”
清者{津液 }→经脾→输布至全身
食物残渣
经阑门 转输至大肠
{部分水液→ →
油者 传化糟粕,主津“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水液由此渗于前 利小便以
}→
糟粕由此归于后 实大便
— 46—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
三、大肠
肺气的肃降
胃气的降浊 均有关系“魄
大肠的传化糟粕与
脾气的运化 门亦为五脏使”
肾的气化和固摄
五、膀 胱
贮存、排泄尿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为“水腑”。
六、三焦
1.主要生理功能 “孤腑”
(1)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三焦亦为
气化之场所。
(2)通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气化:对三焦在水液代谢中的协调平衡
作用的概括;包括肺、脾、肾、肝等脏调节水液的作用。
三焦的主持诸气与通行水液的功能密切相关
2.三焦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部位划分 生理特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