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州亚运会场馆介绍.ppt

发布:2015-09-13约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广州亚运会 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 广州亚运会概述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将设41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广州还将在亚运会后举办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坐落于市区的东部,地处广州市金融商业中心地带,与广州火车东站、中信广场及宏城广场、珠江新城连成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天河体育中心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设有60000座位的体育场,9000座位的体育馆,3000座位的游泳馆。三大场馆在设计上具有独特的特色:是采用了敞开式,以利通风、透气;二是采用大梁大柱大跨度,雄伟、壮观,充分体现出动与力的美,体现了我国八十年代的建筑设计风格。 为举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广州市政府投资3亿元建造的天河体育中心。于1984年7月4日破土动工,1987年8月30日竣工,被誉为“一流速度、一流建筑、一流设备”的体育建筑,曾获得国家优秀设计一等奖、鲁班奖等。总占地约58万平方米。 位于广州市体育西路,是天河体育中心三大场馆之一,占地面积25600平方米,主馆建筑面积17159平方米,外观呈六角形,屋顶跨度126米,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可容纳观众9000人。天河体育馆于1987年8月30日落成使用,是一座综合性多功能的场馆。能承接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手球等室内国际比赛项目。同时具备大型文艺演出、会议展览等功能。 广州体育馆 广州体育馆位于广州新广从公路原白云苗圃地段,项目占地约24万平方米,其中约8万平方米作体育馆建设用地,6万平方米作体育公园,8万平方米作运动员村,2万平方米为市政规划道路。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广州新体育馆建设内容有:主场馆、练习馆、大众活动中心、行政楼、餐厅、中央能源中心、停车场、运动员村及附属停车场、商业设施等,它是一个以体育比赛为主,兼顾文艺表演、会议展览的多功能综合性体育建筑。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广东奥林匹克中心南部,占地30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80012人。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采用飘带式设计,盖顶为东西两片钢屋架,重达11000吨,弯曲地坐落在21组塔柱上。21组环场立柱,象征着21世纪第一次全国体育盛会在此召开。屋顶自由飘逸的缎带造型如龙舞半空,寓意广东新世纪腾飞。 广州亚运会运动员村位于亚运城中部,分为居住区、公共区、国际区等部分,总建筑面积约为62.2万平方米,住房3598套,亚运会时可以满足14700名运动员居住,并能够为运动员提供医疗、后勤、购物等服务,满足运动员日常生活的需要。 南沙体育馆    南沙体育馆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武术比赛场馆。   其外壳的九个曲面单元,单元间片片层叠,并分为南北两组以比赛大厅圆心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展开。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将单一的建筑体量一分为二,并以一种富有动感的方式将两者紧密联系,隐喻了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阴阳俱合,天人合一”。结合广东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海洋文化的特征,借鉴了富有肌理变化的“海螺”外壳作为造型设计 的意向,创造出一种蕴含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态。   增城荔城龙舟比赛场,位于广州增城区,场馆可容纳668名观众,亚运期间将举行龙舟比赛。   广州亚运会龙舟比赛场设在增城雁塔大桥以南1800米河段。其中,比赛水域面积58.36万平方米,设6条航道,长1000米,赛场为静水水域。龙舟项目比赛设标准龙舟男子、女子组400米,500米,600米,800米,1000米直道竞速等小项。预计将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选手参赛。   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包括体操馆、台球馆、壁球馆及广州亚运历史博物馆,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建设规模最大的场馆,亦是比赛的重点场馆之一。其中,体操馆设固定观众席位6233个,赛后可改造为8000座篮球馆,具有多种功能灵活性。亚运城是广州亚运会的重要特色之一。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亚运村,还包括技术官员村 。   广州飞碟训练中心是广州2010亚运会5个市属新建场馆之一,位于增城白水寨风景区附近,距广州市中心约90公里。广州飞碟训练中心是继北京射击场飞碟靶场后,在全国可进行国际赛事的第二个专门比赛场馆,总投资1.6亿元,于2008年底动工,今年4月底建成。飞碟馆占地117800平方米,分飞碟靶场、主体建筑、赛事辅助区域三个部分,共设1000个固定坐席和2000个临时坐席。第16届亚运会飞碟比赛项目将于11月18日至24日在此举行,比赛设12个项目,共产生12枚金牌   花都区亚运会新体育馆建设选址定于花都区风神大道西南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