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题目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二、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伊通盆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区之一,具有较高的油气资源潜力。其中,岔路河断陷地区具有沉积相对较好、成熟度适中、圈闭条件优越等优良的油气藏条件,但是目前仍面临深层剖面高质储层和低孔隙储层分布不均等问题,因此研究该地区油气保存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思路
1.剖析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形成机理
2.解析该地区储层组合特征及储层赋存条件
3.分析油气运移方式及运移特征,并探究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4.综合透析油气圈闭类型及圈闭发育模式
5.探究油气成藏与盆地演化及构造背景的关系
四、研究方法
1.野外地质调查
2.扫描电镜分析
3.吸附等温线测定
4.快速热释放技术测定
五、预期研究结果
1.揭示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的成因及成藏规律
2.阐述该地区油气圈闭特点及其控制因素
3.建立井、块、区尺度的流体模型,并制定合理的勘探方案
4.指导该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和勘探工作
六、研究进度安排
1.前期: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开展学科综述,明确研究思路。
2.中期: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及室内分析、地质建模、圈闭分析等。
3.后期:完成研究数据分析与处理、文章撰写。
七、参考文献
1.曹家敏,王春东,刘长喜.伊通盆地Tahe油田石炭系古地理环境特征[J].石油学报,2001,22(5):31-34.
2.郭晓红,郭亚荣,王世庆.伊通盆地裴家营组储层性质及控制因素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15,34(5):168-173.
3.杨振洲,王淑芹,王玉成.伊通盆地南部下奥陶统苏公塔组微生物柱状体与岩相的关系[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6,35(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