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pdf

发布:2019-02-27约5.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也会有 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程度高存在的社会、个人 等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升政府行政能 力和政府形象。 关键词:公务员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公务员无疑成为当下大学生追捧的一份理想职业。2007年国家公务 员的报考与录取比例就达到42:1。据湖北人事网统计,2009年4月26 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6万名考生参加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参考人数均 创历史新高。可见,公务员考试都称得上中国第一考。但是,公务员职 业倦怠现象并没得到改善。2007年9月,中国第一家公务员心理健康网 为温州市龙湾区公务员开展心理辅导,调查结果显示40%的公务员倦怠 感明显。2008年1月,重庆市 《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的发布也显 示出重庆市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显示,重庆市公务员总体心 理健康水平在平常老百姓之下。 [1] 这种 “围城”内外两重天的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公务员 作为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主要承担者,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行政绩效 和政府形象,公务员产生的职业倦怠若不及时采取系统性的干预措施, 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一、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内涵及现状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 (1974)参照一本名 《A Burn—Out Case》的小说,首次提出了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认为当工作本身对 个人的能力、精力以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衰竭时,职业 倦怠现象就会产生。此后,众多学者对职业倦怠做出了进一步研究,其 中最值得引用的是Maslach的三维度理论模型对其做的操作定义。 Maslach (1981)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 个体的一种情绪耗竭 (emo*9鄄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或非人性 化 (deperson*9鄄alization)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 (diminishe d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症状。 [2]随着对工作倦怠研究的深 入,为了适用于广泛的职业群体,工作倦怠的概念被扩展为:工作倦怠 是对工作中持续不断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压力的长期反应,它包括衰竭 (ex*9鄄haustion)、工作怠慢 (cynicism)以及专业无效能感 (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efficacy)三个维度。 根据对工作倦怠的一般定义,笔者认为公务员职业倦怠是指公务员 在长期周旋于工作和人际关系下产生的压力,逐渐形成的情绪衰竭、工 作怠慢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一组综合症状群,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和 心理。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维度: (一)情绪衰竭 公务员情绪衰竭通常表现出疲惫感、焦躁易怒、缺乏耐心、敏感紧 张等症状。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与无助感,对生活冷 漠悲观甚至与周围的环境变得紧张,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 定的距离等。2007年首部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调查的结果显示, 50.3%的青年公务员经常感到压力,31.2%感觉太累,1.6%有时甚 至会想到自杀。 [3] (二)工作怠慢 公务员的工作怠慢一般表现在工作态度消极,对 自身所任的职务时 常感到厌倦,压力大,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不满;在对待服务对象或者 服务事项上长期用缺乏热情方式或态度来回应,漠不关心,一拖再拖; 在对待工作发展方向上十分迷茫,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总之,公 务员的工作怠慢会使个体与工作对象关系变得紧张,同时使个体对工作 产生消极态度,降低工作绩效。 (三)个人成就感低落 公务员倘若处于职业倦怠状态,感到与现实相距甚远,就会对工作 的贡献和自身工作能力表示怀疑。公务员自我效能降低的后果直接导 致 “第三种状态”的出现。 “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共产主义理想和从政道 德,思想庸俗、不务公事,只图权大、权多,不想或少想责任;有的干 部事业心不强,心浮气躁、无心作为,世故圆滑、暮气渐长;有的工作 能力不适应需要,无力作为、庸碌无为,怕事、避事,不敢抓不敢管现 象比较突出;有的缺乏精神动力,小富即安、浮华浪费,居功自傲、不 思进取;有的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