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doc

发布:2018-08-15约2.66万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9 现代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含纺织机械) 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组组长:谢寿星 机械电子系 系主任/高级讲师 项目组副组长: 林陈彪 机械电子系 系副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李荣照 三明双轮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项目组主要成员: 陈 旻 机械电子系 机械教研室主任/讲师/工程师 陈龙波 机械电子系 基础教研室主任/讲师/工程师 胡玉汞 机械电子系 电气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工程师 吴文贰 轻纺工业系 现代纺织教研室主任/讲师/工程师 张志平 三明辉煌重工集团 高级工程师 黄志鹏 三明齿轮箱有限公司 技术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施雅华 三明福维纺织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张嫦芳 南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一、建设背景 1、政策支持背景 教育部【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院校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好校内实训基地,到2015年,全省职业院校要基本建立起与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相适应、设施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建具备实训和生产双重功能的车间厂房,创设数字仿真、虚拟现实场景的实训环境,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依法举办主要用于实习实训的企业实体。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将福建省建设成为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 2、产业发展背景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2010年中国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4.38万亿元,同比增长33.93%,创历史新高。机械工业经济总量超过美国,越居世界第一位。国家在“十二五”重点支持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机械工业就占了两项: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而且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都会拉动相关机械装备的发展,大的政策环境利于机械工业发展。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截至2009年底,福建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3278家,拥有总资产2168.97亿元;2009年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91.84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为15.9%。预计到2011年,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将达4450亿元;通过壮大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等优势产业,发展基础装备、零部件和农业机械、环保设备等基本装备产业,“海西”有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三明市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参与全省主导产业链的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上,极力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机械产业是三明市“4+1”重点发展的产业,2010年增长35.6%,增速一直保持在八大产业首位。随着中国重汽集团落户三明,三明市“十二五”规划内,机械产业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工程机械产业的带动下,将成为三明市首个产值上千亿元产业。 纺织产业一直是三明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出口创汇、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已初步形成短纤-纺织-织造-染整-服装产业链,2009年产值突破百亿元,2010年产值达到150亿元,成为三明市四大产值上百亿产业之一。 3、人才需求背景 福建省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2008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居全国第十六位,在全国各省市中的排名落后于我省经济总量的排名。 福建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 ,发展制造业特别是机械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近年来机械专业人才不足,机械产业工人队伍不够稳定,劳动力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困扰着福建省机械产业结构的提升。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至2008年底,全省有装备制造业(含汽车、船舶)规模以上企业2920家,从业人员52.87万人; 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机械制造业人才需求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福建省随着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