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08约1.1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大力发展现代化污水处理设施和技术,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滤池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设施,其性能对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随着对环保和生态的要求越来越高,滤池的一些缺陷逐渐暴露,如耗能、生物膜污染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滤池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脱氮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本研究选取了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作为研究对象,该设备因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等优点,在某些情况下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对该滤池脱氮性能的研究仍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进行试验分析,为优化该滤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推进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技术发展情况,对比分析目前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在脱氮方面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搭建实验室试验系统,对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进行系统的试验分析,包括氮负荷对滤池脱氮性能的影响、曝气方式对滤池性能的影响等;

(3)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进一步探究影响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的因素和机制。

2.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实验室试验和数学模拟等方法,具体如下:

(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专利资料,了解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特点、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影响因素等。

(2)实验室试验:建立实验室试验系统,控制试验条件、获得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其中,涉及到的试验项目包括氮负荷对滤池脱氮性能的影响、曝气方式对滤池性能的影响等。

(3)数学模拟:针对实验结果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进一步探究影响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的因素和机制。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研究预期可以获得以下成果:

(1)掌握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的基本工艺原理、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提出优化建议;

(2)探究影响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的因素和机制,建立数学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3)提高交替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为我国水污染防治做出贡献。

四、进度安排

本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文献调研、实验室试验和数学模拟等,进度安排如下:

(1)第一阶段(1个月):文献调研、制定试验方案;

(2)第二阶段(2个月):搭建实验室试验系统,进行试验;

(3)第三阶段(2个月):分析试验结果,建立数学模型;

(4)第四阶段(1个月):撰写研究报告,准备毕业论文。

总计用时6个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