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12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原卷版).docx
重点实验1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设计和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形变显著的物体(如海绵、沙子、橡皮泥等)、小桌、砝码;
2.实验步骤:第
第14页共28页
第1步:在海绵上放一个小桌,观察图甲所示海绵被压陷的深浅;
第2步:在小桌子上方放一个砝码,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乙;
第3步:将小桌子倒置过来,桌面和海绵接触,放上砝码,然后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丙;
【分析与论证】
①甲、乙图中的受力面积相同,乙图中压力大于甲,乙图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大于甲,故可以得出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乙、丙两图中,压力大小相同,但是丙图中受力面积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小一些,故可以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①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控制压力大小相等,改变受力面积大小,观察被压物体的形变程度。
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控制受力面积相等,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被压物体的形变程度。
转换法: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交流与讨论】
(1)实验中选择海绵而不选择木板的原因是海绵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明显,而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中可以用沙子、橡皮泥等代替海绵。
(2)实验中若压力大小、受力面积都不同,则不能探讨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某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将物体沿着竖直方向切割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每一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都不变,这样不能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活压力大小无关的结论。
(3)物理学中,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这一物理概念。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越明显,则压强越大。
【同步训练】
【例1】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乙丙
(1)该同学是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来判断压强的大小的.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此实验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效果不明显.
(5)此实验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6)下列实例中,应用了(2)中所得结论的是A;应用了(3)中所得结论的是BCDE.(填序号)
A.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B.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C.书包的背带较宽
D.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E.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例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某同学利用海绵和砖块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绵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果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实验甲、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或建房子要将地基打得较宽等).
(4)若将相同的砖块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p丙=p丁(选填“>”“<”或“=”).
(5)通过比较丙、丁两组实验,发现海绵和木板的形变量不同,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物体的材料有关,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不正确,请说明原因木板不易变形.
(6)小明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变化,如图己所示,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7)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例1(2)中结论的是B(选填“A”或“B”).
A.图钉的尖端做得很尖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
【专题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和图丙中存在两个变量,所以无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B.图甲、乙实验是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吮血液,利用了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