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突出宜居宜业彰显城市特色 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doc

发布:2017-11-19约2.1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突出宜居宜业彰显城市特色 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 突出宜居宜业 彰显城市特色   近年来,在XX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泰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着力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治理、壮大城市经济,城市品质和实力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8.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57.8%,成为全省两个人口超50万的县级市其中之一。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   30个道路交叉口渠化改造规划》《市场环境、流动摊点整改措施建议》以及市域路网、城乡公交一体化、智慧城市建设、环青云湖区域概念性规划研究等近**项专项规划,为建设规范有序、文明宜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三是一体编制镇村规划。启动实施龙廷、谷里等17个乡镇总规以及谷里镇北佐村、新甫街道桃园村等14个农村新型社区、40个特色村庄规划和市域乡村规划编制,实现了全市乡镇总规全覆盖,引领特色镇、特色村的建设发展。   40余项,“四横五纵一环”路网框架基本形成,青云中学、尚品滨湖新居保障房等建成投用,城市形象品位显著提升;按照“建设做减法,功能做加法”的思路,重点实施了老城区路网构建、管网设施配套、水系景观带建设、园林绿化提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2.16万套,滨湖广场、清音公园建成投用,完成地下综合管廊4.2公里,城区供热能力、综合管网长度均增加一倍,城市承载力明显增强。二是优生态、美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碧水蓝天”计划和“绿满新泰”行动,全面抓好荒山、道路、水系、林网和镇村绿化五大生态工程,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8%。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了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整治等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生活100%。三是兴产业、增活力。牢固树立城市发展既要有“城”更要有“市”的理念,紧盯新泰优势产业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培植壮大输变电设备、矿山设备、汽车装备、LED光电、无菌包材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一条与其他兄弟县市区产业错位发展的特色道路;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新上祥源锦泰生活广场、宝鼎保税物流中心、新泰文化艺术城、新易泰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同时实施镇域特色亮点培育行动,确定城镇特色亮点项目36 三、以精细管理为手段,创优市容环境。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着力建设规范有序、清洁文明之城。一是坚持城市管理长效化。健全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明确13位市级领导及牵头部门、协包部门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包保,实行“市级领导包网格,部门单位包社区,党员干部包街巷”的网格包保制度,严格落实居民门前“五包”,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速城市管理有序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秩序、集贸市场秩序、交通秩序三项集中整治行动,对乱摆乱放、店外经营、乱搭乱WiFi建设项目,城市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   **发行债券**亿元、通过**融资平台融资**亿元,依托沂蒙革命老区、资源枯竭城市、新型城镇化试点等专项政策成功争取项目**个、资金**亿元,采取PPP模式与光大国际合作建设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增强内动力。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组建新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原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进行“增容扩权”,将城市管理、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8个领域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监督检查权、行政强制权,纳入综合执法范围,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   XX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效能管理,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更加注重提升规划建设水平。依托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市域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规划,重点加强城市东向发展、环青云湖区域和城市水系及风貌特色规划研究,引领城市向更加特色化、精致化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彰显新泰特色内涵。依托独特资源禀赋和文化基因,着力在“山”“水”“文”“绿”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山水新泰、森林新泰、记忆新泰,塑造“青山环城、碧水入城、文化亮城”的城市特色。三是更加注重增强内生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