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方法概论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学科研方法概论
科研论文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
论文题目;2)作者信息;3)论文摘要;4)论文正文(研究领域简介、材料与方法、研究结果、讨论);5)参考文献;6)数据表与图片。
医学科学研究根据研究目的分哪几类?
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以实验为基本研究手段, 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二大类。
调查性研究(investigative research):以人群为对象进行调查,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资料分析性研究(data analysis):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分析和总结,从中发现新知识的创造性活动。
科研立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应避免简单重复。
科学性:选题应有充分的科学根据,有利用科学方法加以解决的可能性,不能主观臆造凭空想象。
要有明确的科学意义:即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
可行性: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什么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具有拟探索解决医学科研问题的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提出科学假说或设想及其依据。
为达到目标而提出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完成目标所必须的资源条件,包括人、财、物和信息资源。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和二个重要特征是什么?
原因:由某种固定的原因(如方法技术、仪器和试剂、实验条件、顺序等)所造成的误差。
系统误差二个重要特性:
⑴ 单向性:偏差的方向一致(偏高或低);
⑵ 可消除性:找出原因,通过合理设计或控制原因,即可基本消除或减小至最小程度。
系统误差的种类有哪些?
1)方法技术误差;2)仪器和试剂误差;3)条件误差;4)顺序误差;5)分配误差;6)主观误差。
如何控制实验误差?
设对照组,严格按随机化原则抽样和分组;
合理确定样本数;
实验方法要标准化;
平行或重复实验;
增加主观指标的客观性。
简述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2)均衡原则;3)随机原则;4)重复原则;5)其他:组间比较设计(单因素、多因素)。
简述实验设计中对照原则的意义和种类?
对照的意义:通过对照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对照种类:
(1)空白对照: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
(2)实验对照:对照组施加与试验组等同的非处理因素。
(3)标准对照:对照组用公认的标准方法处理作为 标准对照组。
(4)自身对照:对照与试验在同一受试对象身上进行(部位,先后)。
(5)相互对照:不设空白对照及标准对照,而是几个实验组互相比较。
(6)其它:历史对照、配对对照、克隆对照等。
举例说明交叉均衡的意义和设计方法?(看课件)
意义:指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非处理因素方面尽可能一致。越均衡一致其可比性越好,就越能显示出实验的处理因素的作用,从而减少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设计方法:
⑴ 交叉均衡:是在实验单元中各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使两组的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
⑵ 分层均衡:用分层方法使各处理中的非处理因素得到均衡。它是将非处理因素按不同水平分为若干单位组,然后在每个单位组内安排处理因素。
简述实验设计中随机原则的意义以及对大样本及小样本的具体要求?
意义:是指没有主观成见地将每个研究对象安排到某个试验单位中去, 使每个受试对象接受处理的机会完全相等。随机是保证实验中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的又一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数据处理、统计推断和假设检验的前提。
大样本可完全用随机化法分组, 小样本采用人为加随机法分组。
简述临床试验中信息偏倚的几种形式?
定义:产生于研究的实施阶段,在资料的观察、测量及收集方法上,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患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的准确性方面都可能有不足。
内容:①暴露怀疑偏倚;②诊断怀疑偏倚;③测量偏倚;④回忆偏倚;⑤报告偏倚;⑥归类错误偏倚(错误分类偏倚);⑦诱导偏倚。
简述科研记录的要求?
具有可溯源性:任何专业人员,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看得懂记录的全部内容;
具有可重复性: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任何专业人员都可重复出所记录的全部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具有科学严肃性:是研究生科研工作轨迹的真实记录。
简述科研记录的重要性?
便于准确分析科研实践中的成败得失;
便于进行科研工作的归纳和总结;
可以提供科研重复的依据和参考;
有利于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
合格的实验记录是研究生参加毕业答辩的先决条。
科研记录的书写原则?
客观真实原则;
科学准确原则;
结构完整原则;
简明扼要原则;
标准规范原则。
实验室规章制度包括?
人员规章制度,包括培训制度。
仪器使用制度。
动物使用制度。
药品使用及保管制度。
实验室环境与生物安全制度。
紧急情况下应急制度。例如:生物实验室里应备有急救药剂和用品如:创可贴,纱布,烫伤药品等。
实验室感染事件有哪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事故性感染,一般是因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