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4_T 4655-2024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库建设指南.docx

发布:2025-03-16约6.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91.120.25CCSP1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655—2024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库建设指南

Guidelinefortheconstructionofregionalearthquakesafetyevaluationdatabase

2024-01-11发布2024-02-1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655—2024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原则 2

5数据项格式 2

6数据库编码 2

7数据内容 3

参考文献 7

DB34/T4655—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地震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地震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安徽拓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戚浩、赵楠、周齐、刘明军、曹均锋、牛望、解惠婷、王扬帆、彭刘亚、李飞、冯伟栋、方良好、雷家好、刘爱东、汪海涛、王璐。

DB34/T4655—2024

1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库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库建设的基本原则、数据项格式、数据库编码和数据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库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4/T4165-2022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超越概率probabilityofexceedance

在一定时期内,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烈度值或地震动参数的概率。

[来源:DB34/T4165-2022,3.11]3.2

目标区targetarea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指定的场地范围。

[来源:DB34/T4165-2022,3.1]3.3

区域region

地震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对地震动特征有影响且不小于目标区边界外延150km的区域。

[来源:DB34/T4165-2022.3.2]3.4

近场区nearfieldregion

地震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对目标区地震动特征与地震地质灾害有重要影响且不小于目标区边界外延25km的区域。

[来源:DB34/T4165-2022.3.3]3.5

数据字典datadictionary

以一致性的方式给出数据概念及其元属性列表。

注:元属性包括名称、类型、值域等。

3.6

控制点controlpoint

DB34/T4655—2024

2

能够代表目标区范围内地震动参数分布特征的点位,大多数情况下与目标区内工程地震钻孔位置相同,但不限于该类位置。

4基本原则

数据库的空间参考系应采用WGS1984坐标系统,或采用CGC2000国家大地坐标,坐标经度、纬度:单位为度(°),精确至小数点后4位。

5数据项格式

对数据项格式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数据项名称:数据库中信息表字段的中文名;

——字段名:数据项名称在数据库信息表对应唯一标识;

——数据类型:数据在计算机中存储格式的类型。包括字符型(String)、双精度浮点型(Double)、单精度浮点型(Float)、整型(Integer)、长整型(LongInteger)、短整型(ShortInteger)、日期型(Date)、栅格型(Raster)等;

——存储长度:存储字节数;

——约束条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必填(M)、有条件必填(C)、可选(O);

——值域:数据项的取值范围或集合;

——备注:对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数据项进行描述,以及数据项应采用的单位等信息。

6数据库编码

6.1数据库命名

其组成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

a)大写字母“QP”;

b)目标区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精确到市级(4位阿拉伯数字);

c)各项之间用“_”(半角下划线)连接。其形式为“QP_目标区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