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
1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江苏南京 2118000; 2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江苏南京 211800
*通讯作者:马常兰,1964年6月,女,本科,籍贯:江苏南京,单位:江苏健康职业学院,职务:临床与护理学院副院长,职称:教授,研究方向:高危妊娠及更年期管理,地址:浦口区江浦街道黄山岭路69号,电话:025邮箱:mcl9966@163.com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对老年患者跌倒原因进行分析,采用住院病人预防跌倒风险评估表,根据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士预防跌倒措施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避免患者意外伤害,是一种有效的患者安全管理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品管圈;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患者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老年患者的防跌倒管理是老年病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患者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1/3每年跌倒1次,且跌倒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跌倒的相关因素包括高龄、患者意识不清、有跌倒病史、所使用的药物及患者自主活动情况等[1]。老年患者易发生跌倒,甚至可能因为跌倒引发患者身体伤害及医疗纠纷等问题。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2],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是行之有效的,能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护理制度执行力,是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3]。为避免跌倒的发生,我科成立QCC小组,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分级进行评估,建立并实施预防跌倒干预措施,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4年3月~2014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新入院患者,年龄ge;65岁有跌倒风险136例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4年12月新入患者年龄ge;65岁有跌倒风险136例为观察组。统计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病情、跌倒风险值。跌倒风险评分:根据老年人特点,结合临床实际,制定呼吸科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见表1)。圈员针对主要原因,结合目标值,根据对策的可行性、有效性、圈能力进行评分,总分ge;1分为有跌倒风险,护理措施到位,并列入交班中;总分ge;3分为跌倒高风险,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有关易致病人嗜睡的药物种类:安眠药、降血压药、血管扩张剂、抗过敏药、肌肉松弛剂等)
1.2方法
1.2.1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及确定活动主题
①选定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为本圈活动主
题,确定圈名为“呼拉圈”,含义是呼吸科有跌倒风险患者,随时拉起护栏,随时给予搀扶,服务零距离。以自愿报名并投票方式产生10人组成品管圈小组,圈长由护理组长担任,负责整个圈活动管理和安排,每个圈员负责对圈活动步骤的实施并轮流负责某一环节的工作计划安排[4]。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对圈活动指导、监督。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查阅我科2014年3月~2014年12月间护理不良事件登记,全体圈员应用主题评价表,采用头脑风暴法[5]查找和分析跌倒发生原因,将其原因绘制成鱼骨图。
建立防跌倒护理安全管理干预流程
①人员培训:对新入科及年轻护士进行防跌倒相关知识培训,使每位护士都能对入组患者根据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准确评估。②跌倒风险评估干预:新入院年龄ge;65岁患者由白班责任护士进行评估,有跌倒风险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增加特殊护理安全管理干预措施,如责任护士增加巡视次数,陪同患者入厕、教会使用便盆,尿片,减少入厕次数;随时拉起床栏、加高床护栏;患者行走或转运时有陪伴并提高警惕;服用易跌倒药物时,给予安全指导,讲解注意事项,嘱家属注意看护,必要时给予身体约束。责任护士每日对患者评估,根据风险评分调整护理干预方案,责任组长督查指导。③加强管理:护士长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风险评估意识,注重管理的前瞻性,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发现可能导致的患者跌倒的护理风险因素,组织人员及时讨论并采取应对策略,并提醒有关人员注意。护士长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护士的工作能力符合各能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有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评价指标
①跌倒发生率:是跌倒发生例数占同期入组患者例数;患者及家属对护士预防跌倒措施的满意度,包括目标达标率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