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运行模式探讨及优化建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运行模式探讨及优化建议
陕西众晟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文章首先简述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概念以及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出现的问题,最后重点探讨了推进环境监理发展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现状;发展趋势
一、前言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的数量明显上升,环境监管任务十分繁重,环境监理是环保部门基本工作之一,环境监理工作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实施环境监督重要手段,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重要依据,对环境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概念以及必要性
1、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概念
提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初衷就是要改变哑铃式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模式,它始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终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重点在于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使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达到全过程管理的模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内容和实际情况,建设项 目环境监理可概述为取得资质资格的环境监理机构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依据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合同等,协助项目建设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出优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议或措施,对建设项目配套环境保护措施或设施及其建设期间施工 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确保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重要依据。
2、环境监理开展的必要性
环境监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环境监理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理作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理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环保验收的通过与否。
环境监理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对建设项目管理只注重审批和验收两个环节的管理方法,变事后管理为全过程管理,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次飞跃。随着法律依据、标准规范、技术方法等相关内容的不断完善,工程环境监理必将在我国今后的环境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出现的问题
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个全新领域,没有现成的模版可供参考和借鉴,在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和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依据
目前在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作为依据,从事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主要依据的是环境保护法规以及部分工程监理规程。已开展环境监理试点的浙江、江苏、河南、辽宁、陕西等省市在试点的基础之上制定了各省的环境监理监督管理办法,这些也成为了目前我国环境监 理的主要法规性依据
2、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法律责任是空白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是市场收费行为,其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对其工作行为和结果承担相应责任和拥有相应权利;但是目前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对于项目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均缺乏法律要求,造成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严重滞后于项目建设,使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失去应有效用,环境 监理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责任意识缺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缺乏法律依据对环境监理行失当和结果失实进行相应处理,阻碍建设项目环境监理长远健康发展。
3、缺乏专业的环境监理单位和人才
环境监理是一项工程技术与环保技术相结合的工作,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国家虽大力开设环境监理培训班,但是就目前而言环境监理从业人员大多知识结构不够全面,仅偏重其中一项,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由于环境监理单位资质认定标准目前还存在争议,现 有具有环境监理资质的单位还很少,建设单位的可选择性受到了限制,从而产生了市场垄断的倾向,这极不利于环境监理在我国的发展
4、宣传认识不到位
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在缺乏有力的宣传,导致基层环保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缺乏认识,无法区别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程监理与环境监察。
四、推进环境监理发展的优化建议
1、引进专业服务机构,以点带面
对于当地没有专业提供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方便建设单位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引进具备施工期环境监理资质的专业技术机构与当地相关从业机构进行合作,取长补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