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建筑设计中如何有效把握地域性特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龙源期刊网
论当前建筑设计中如何有效把握地域性特点作者:李亦乔 赵玉婷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第19期
????????摘要:建筑设计自身是社会积累的产物,能够深刻的反应出一个时代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的一些特征。不同的建筑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选址、布局、建筑边距、风向等多个因素考虑进去,还必须从所在城市的区域环境以及地域特征的角度出发,使建筑直观的呈现出该地区的区域性特征。本研究针对建筑设计中如何有效把握地域性特点进行了论述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建筑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性;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5)10-86-02
????????前言
????????不同的建筑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首先从区域环境和地域特征出发,将不同地区的不同整治、文化、经济、历史以及民俗习惯等因素设计进去,在保证建筑物具有实用性的同时,又能使其充分体现出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1建筑的地域性差异
????????(1)气候差异。建筑的地域性特点最显著的差异体现在不同的气候上,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具有显著差异,所以在建筑设计中所要考虑的气候因素也各不相同。例如,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建筑风格存在明显的不同,因为南方的气候相对较温热潮湿,所以南方地区的建筑设计主要考虑防潮防湿等功能以及隔热、透光和通风的效果,并且南方建筑一般色彩较暗:而北方地区各个季节的气温差异较大,且气候较为干冷,所以北方的建筑设计主要考虑防寒保暖功能,建筑颜色较为明亮。
????????(2)地形和地貌的差异。建筑地域性的另一个差异主要体现在所在区域的地形特点以及地貌特征中。这一差异对城市建筑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城市建筑平剖面设计和空间设计的关键因素。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以及地貌特征设计出于当地自然环境相匹配的建筑类型,要使之能体现出该地区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此外,建筑设计要将当地的历史、民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设计在建筑类型中,采用与所在地相适应的技术手段,对其功能进行整合、优选,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以及时代特征的建筑类型,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达到高度的统一。
????????(3)政治、文化、经济差异。建筑文化与一般的文化知识不同,它是在人类发展历程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与建筑精神财富的统称;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由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人文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共同组成的大文化环境中生成的,是社会和自然有机结合产生的。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区域的社会文化发展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自然环境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了建筑的文化差异。建筑文化的差异性在20世纪之后更为突出,建筑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反映,若果想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其地域特征,就必须与该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2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
????????建筑文化是在人类实践中产生的,是建筑物与建筑精神的结合体。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建筑物体现出了显著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特征,因此,各个地区的建筑物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2.1建筑物的朝向、类型
????????如何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对于建筑物自身的节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中应充分重视对地域性的运用。如果自然条件适宜,则可以自由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形状等,一般设计的建筑类型为长方形,房屋朝向通常为坐北朝南。此外,在设计建筑物时,还应把握房屋朝向和该地气候类型之间的关系。例如,北方通常多寒流,因此房屋设计时应尽量避开冬季风的主导向;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则应将房屋朝向设计为与夏季风的主导向呈35°-65°角的方向,保证室内的通风效果。
????????2.2水文在建筑地域性中的体现
????????水文对于城市建筑的运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城市的气候不同,对水的利用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在气候较为阴湿的南方地区,水域较多,所以水化的范围相对较少,而在相对较干的北方地区,一般需要较多的水域以调节气候。
????????2.3选址在建筑地域性中的体现
????????在对建筑物进行选址时,应综合考虑光照、风力以及降水等因素,尽量保证对自然光照和风力的利用率,较少热能的损失。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建筑物选址应注意保暖效果:在雨雪较多的地区,建筑物应建筑在不易出现积雪、相对较干的地区。此外,在考虑光照强度的同时还应考虑遮阳效果以及建筑物要远离地震源等。
????????2.4建筑材料在地域差异性中的体现
????????建筑所需的材料一般较多,并且体积较大,运输极其困难,所占造价比重非常大,所以通常均为就地取材,对所在区域的材料进行采集与生产,并且最大限度的在建筑材料中发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