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包装与流通加工设备.ppt

发布:2017-05-27约1.88万字共2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仓储技术设备 4.1 包装概论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品包装既处于生产的终点(生产过程中也有在制品和零配件的包装)又是进入流通领域商品物流链的始点。同时,在流通领域中,有时为了促销、方便储运也需要进行二次包装。包装以成为物资运动和商品流转中不可或缺的物流功能和作业。物流包装技术与装备是完成各种包装任务、实现各自的包装目的,并实现包装的机械化、自动化。因此包装技术与装备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包装的概念 物流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包装保证产品在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1.2 包装的作用 包装以从过去只为保护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的目的,增加了便于运输和保管的内容,至今包装已自成体系,并增加了销售手段的内容。 流通领域中的包装可大致分为销售包装(也叫小包装或内包装)和运输包装(也叫大包装或外包装)两类。运输包装与销售包装考虑的问题各有侧重。 4.1.2 包装的作用 1) 保护产品 保护是包装最重要的功能。产品从离开生产厂家到销售网点,往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历程,而要保证所有的产品状态良好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4.1.2 包装的作用 .防止内装物的机械损伤 由于各种原因使包装件在装卸、搬运、堆码、运输等物流功能作业过程中都会受到振动和冲击的危害。而包装件及其内装物的任何一种特性都有一个极限。与包装件流通过程相关的内装物特性,在流通过程中如果某一性质参数适应流通条件,那么内装物不会损伤;如果流通条件超过了内装物性质可以耐受的极限,那么内装物就会发生技术与装备损伤。从损伤的现象上看,可能是单一材料的破坏、外壳的破坏、应力集中、部件损坏等; 4.1.2 包装的作用 .防止物理变化 内装物的物理变化是指只改变物质本身的外表形态,而不改变其本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内装物的形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固态三种,不同形态的内装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或压力下会发生相互变化,表现形式有内装物的挥发、溶化、熔化、凝固、干缩等。这些物理变化将会导致内装物数量减少,质量变坏,甚至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4.1.2 包装的作用 ..防止内装物的化学变化 内装物在流通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即是内装物质变化的过程,其形式有化合、分解、水解、氧化、老化等。这些化学变化将会改变内装物的性质,甚至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4.1.2 包装的作用 .防止内装物的生理生化变化 即有机体内装物本身的一系列变化。如鲜肉、活鱼、粮食、果蔬等内装物,往往会发生呼吸、发芽和胚胎发育等。这些生理生化变化将会导致内装物发霉、腐烂等现象,甚至完全丧失使用价值。了解内装物在流通过程中质量变化及其原因,掌握其变化规律,是研究选择包装技术和包装方法的前提。 4.1.2 包装的作用 2) 方便储运 包装为装卸、运输、贮藏、销售和消费提供了方便。运输包装是为了方便商品的运输、装卸和储存而对商品进行的包装。运输包装的主要目的则在于要便于装卸、储存和运输,以期将商品完好无损地送达目的地和消费领域。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抵御在储运过程中温度、湿度、紫外线、雨雪等气候和自然条件因素对商品的侵害,减缓静压力、振动、冲击、摩擦等外力对商品的作用;防止商品撒漏、溢泄、挥发而酿成污染事故;包装的尺寸、重量、形态都必须有利于流通环节中装卸、搬运、保管等各项作业;提高运载工具的载重力和容积;缩短各种作业时间和提高作业效率。 4.1.2 包装的作用 3) 促进销售 包装具有促进销售的功能,即商业功能。销售包装是指将包装连同商品一起销售给消费者的包装。销售包装主要目的在于美化商品、宣传商品,以扩大销售。其主要考虑的问题为市场营销、视觉效果、美术装潢、宗教文化、人文习俗和消费功能等。这类包装与商品直接接触,因此使用的包装材料无论在性质、形态、式样等因素方面,既要保护商品,结构造型要便于流通,还要特别注意图案、文字、色调和装潢能吸引消费者,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喜爱,能激励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为促进商品的畅 销创造良好的条件。如陈列展销型包装、识别型包装和方便型包装等。 4.1.3 包装的标志 (1) 收发货标志 (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包装的标志是指在运输包装外部制作的特殊图形、符号和文字来传达一定的信息的标志。其主要作用是在货物的收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