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冷却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技术要求》.docx

发布:2025-04-01约4.1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23.080

CCS

FORMTEXTCS

FORMTEXTJ71

团体标准

T/FORMTEXTCSFORMTEXTXXXX—FORMTEXT2025

FORMTEXT?????

FORMTEXT冷却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技术要求

FORMTEXTTechnicalrequirementsforenergy-savingoptimizationofcoolingcirculatingwatersystem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中国商品学会??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CSXXXX—2025

PAGE3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CSXXXX—2025

PAGE4

冷却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技术要求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冷却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的基本原则、项目实施、优化效果评定。

本文件适用于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节能优化。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基本原则

高效性

在系统节能时,最大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可靠性

节能优化不以牺牲系统可靠性为代价。

经济性

综合考虑节能优化的一次性投资与长期运行成本。

环保性

在节能优化过程中,注重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项目实施

优化示意图

冷却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方法示意图见图1。

优化示意图

实施步骤

在水泵的出口总管安装压力表。

计算压力表到给水点之间的阻力系数K,具体方法如下:

在水泵以第一工况条件下运行时,测得所述压力表的第一压力值P1,系统运行的第一水量Q1和出口总管的第一水流流速v1;

在水泵以第二工况条件下运行时,测得所述压力表的第二压力值P2、系统运行的第二水量Q2和出口总管的第二水流流速v2;

根据压力表点的机械能等于所述压力表之后的水力损失和其高度差之和的原理,根据公式(1)~公式(4)计算阻力系数K。

v122g+P1

v222g+P2

?f1?f2=

?f=KQ2

式中:

v1——出口总管的第一水流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

v2——出口总管的第二水流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

P1——压力表的第一压力值;

P2——压力表的第二压力值;

ρ——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g——重力常数,单位为牛顿每千克(N/kg);

hf1——第一工况下第一水力损失;

hf2——第二工况下第二水力损失;

h——高度差;

Q1——第一工况下第一水量;

Q2——第二工况下第二水量;

Q——系统的需求水量;

K——阻力系数。

根据系统的需求水量Q计算出取水处的水面到压力表的表前水力损失hf’,具体方法如下:

获取取水处的水面到压力表之间的管件参数;

根据范宁公式和管件参数求得取水处的水面到压力表的沿程阻力△P1和局部阻力△P2;

按公式(5)计算表前水力损失hf’。

?f=?P1+?P

式中:

hf’——表前水力损失,单位为帕斯卡(Pa);

△P1——沿程阻力,单位为帕斯卡(Pa);

△P2——局部阻力,单位为帕斯卡(Pa)。

根据阻力系数K和需求水量Q下水泵需要的扬程H重新设计水泵,具体方法如下:

获取取水处的水面到泵房基准平面的高度Z1和压力表到泵房基准平面的高度Z2;

按公式(6)计算扬程H。

Z1+P3ρg+

式中:

Z1——取水处的水面到泵房基准平面的高度;

Z2——压力表到泵房基准平面的高度;

P3——相对大气压;

P4——出口总管压力值;

v3——取水处的水面相对流速;

v——总管流速;

H——水泵扬程;

ρ——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g——重力常数,单位为牛顿每千克(N/kg);

h——高度差;

hf’——表前水力损失,单位为帕斯卡(Pa);

K——阻力系数;

Q——系统的需求水量。

根据计算的水泵需要的扬程重新设计水泵。

优化效果评定

节能量

优化后时间段t内的节能量按公式(7)计算:

Se=Prq?P

式中:

Se——节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Prq——优化前电机平均有功功率,单位为千瓦(kW);

Prh——优化后电机平均有功功率,单位为千瓦(kW);

t——时间,单位为小时(h)。

节能率

优化后时间段t内的节能率按公式(8)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