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太阳能光伏组件20MW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发布:2017-02-08约3.14万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建设20MWp/年光伏组件及项目》 建设单位:####新能源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代表: ############ 注册地址:####省####市桐荫街############号   1.2.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鲁经信备案【2011】36 号####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2)国家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政策 3)####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意见 4)####天同宏基控股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2011-2015)及####天同宏基控股集团公司2011年度综合计划. 5) ####新能源有限公司二五发展规划及2011 年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1.3. 项目建设背景及投资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目前国内外的能源形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能源生产的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2009 年能源消费总量增至 31 亿吨标准煤(tce),比 2008 年增长了 8.7%。2009 年各种一次能源比例为:煤炭占69.7%、石油占20.3%、天然气占3.0%、水电占6.0%、核电占0.8%。2009 年,中国的原油进口达到1.89 亿吨,大约是中国原油总需求的50%。 预测到2020 年,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量为35 亿吨标准煤,煤炭供应量为29 亿吨,石油为6.1 亿吨 ; 然而,到 2020 年我国煤炭生产的最大可能约为22 亿吨左右,石油的最高产量也只有2.0 亿吨,供需缺口分别为7 亿吨和4.1 亿吨。显然,要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完全依靠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是不现实的。 图一 我国各种一次性能源储采比与世界比较表   我国能源供应状况为煤炭消耗比重过大,环境压力沉重。能源技术落后,系统效率低,产品能耗高,资源浪费大。我国能源供应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能源决策国际环境复杂化,对国外石油资源依存度快速加大,二是化石能源可持续供应能力遭遇严重挑战。长远来看,能源资源及其供应能力将对我国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构成严重威胁。显然,从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如此高的能源需量,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能源构架是绝对不可行的。因此,在大力提高能效的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资源量最大,分布最普遍的太阳能将是我国的必由之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能源紧缺,日本预测化石燃料峰值在2020年至2030年;Shell公司预测化石燃料峰值在2020年至2030年;石油开采协会预测油气开采峰值在2012年;BP 预测油气开采峰值在2010年,30-40年耗尽;华盛顿世界资源研究所预测油气峰值在2019 年。综合上述预测,本世纪人类能源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化石燃料开采峰值距今只有十几到二十几年,形势非常严峻,如何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永续利用的清洁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几乎全部转换自太阳能,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是可以追溯到人类起源时期,太阳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的能源形式。 从现代科技的发展来看,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可能决定着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 随着一次性能源面临枯竭和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加剧了全球能源紧张。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取之不尽的新能源。另外,环境恶化的压力和减排CO2 的需要,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利用太阳光的照射,将光变成电的光伏技术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今后几十年至一百年,传统的火力发电(煤、油、天燃气)将越来越少,核能将停止使用,水力发电不再增加,而太阳能发电必将成为供能的主流。 (2) 世界可再生能源及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可再生能源(又称新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2030 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 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 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 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 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一方面是与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偏高有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据IEA 的预测研究,随着各国政府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鼓励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并逐步替代传统能源发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