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问题集合.doc

发布:2016-11-23约1.39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博客留言 1. 问题:尹老师能在网络上认识你真是我的幸运,读了你多篇文章受益匪浅。我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各方面感觉也很优秀,可是有个较真的毛病,最近发展的严重了,例如周日带他同小朋友玩踢球,对方踢的不太好,所以对方的家长帮了一点忙,结果是他输了、哭了,怎么劝也没好使。不玩了。在幼儿园同小朋友下五子棋老师帮助了对方,他生气了。说再也不玩五子棋了。我说是因为你强所以家长和老师才帮助他们的,可是他不听。求助了真不知该怎么劝他? 孩子这样较真不是毛病,他心里有一个公平法则,是那个家长和老师首先破坏了这个法则。 告诉孩子他没错,他输棋是因为有人做得不对,同时夸他棋下得好。这样一是平息孩子的委屈,二是不打击他下棋的兴趣——这点小事处理不好也许会使未来中国棋坛少一员大将呢。 在说别人做得不对时,不要用批评的口气,要用理解和平常的口气,不要让孩子在内心对他人产生苛责,要让他体会:这世上令我们不满意的事非常多,但都很正常,我们不必用别人的错误来打扰自己。 再提醒的是一定要故意创造几次机会,让孩子赢棋,唤回他的信心。当然要让孩子感到这是在非常公平的情况下赢的,如果他感觉到是大人故意让他赢,那对他的打击是一样的。 尹老师能否推荐一篇有关孩子学习写字的文章或者介绍一下圆圆学习写字时的经验啊?现在孩子学校一二年级不让布置书面作业,偶尔让孩子在家写写字,也不清楚到底该如何辅导,我觉得写好字还是非常必要的。 对写字我没什么研究。感觉可能和下面因素有关: 1、遗传。2、小学高年级、中学时语文老师的字写得如何。3、自信心。4、学习成绩。5、是否有过专门练习。 就最后一点“练习”说一下:圆圆小学时字写得只是比较整齐,初中时就不太好。我买了一本字帖让她练,她不愿;我们没再直接要求,爸爸找时间就和她玩比赛写字的游戏。他们一起临摹字帖,然后比谁写得好,开始是一字字地比,后来是一句句地比。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让她感到沮丧,比如有的字写得不如爸爸的好,我们就说“以你这个年龄,能写到这样真的很好”。多肯定孩子几次,会让她有信心。圆圆上高中后字就写得比较成熟了。 再加一句:小学时字写得不好是正常的,孩子手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只要他学习成绩不错,又能适当练习,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要总说他字写得不好,那样是负面提醒,会让孩子对自己这方面能力失去信心。 圆圆视力还不错,有轻微近视。我和她爸爸都近视较深,也一直担心她。我听说了个偏方:每次吃鱼都把两只鱼眼睛给她吃。不知是不是这个方法真凑效了。反正没害,试试吧。注意必须是鲜鱼的,不能是冻鱼的。 另外我们一直不让她躺着看书或坐车看书,这些方面也要注意。这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信念,它也同样不可能在一夜间完成转变。你是个善于反思的好家长,这就是改变的第一步且最重要的一步。不要着急。我这里的文章你好好读一下,以后我还会贴出一些相关内容的。等你读了所有的内容,会形成一个比完整的教育理念,到时,你的方法自然就来了。此外,如果有时间,读一下苏霍姆林斯基、陈鹤琴、蒙台梭利等人的教育著作,会有不少收获。尹老师,我又来问问题了,孩子对新事物不接受怎么办,例如上小学了规定跳绳必须会,可典典不会就不去跳,我应该怎么做会好些呢? 不是孩子不愿接受新事物,她一定是在这件事上有受挫感,所以用抗拒来维护自尊。她的挫折感一般是来源于大人的过分指导,比如告诉她应该如何做,说一了一次又一次,可她总也做不来,于是她觉得很没面子,而且对自己不自信了。还有,可能来源于和同学的比较,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言行无意间让她觉得在这件事上她不如别人,她就对这事产生逆反情绪了。 如果她现在不想跳,就不要强迫她;如果学校要求必须要会,就和孩子天天一起玩。注意:我说的是“玩”,而不是“练”。在玩的过程中不指导,不要告诉她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就像我们学自行车一样,随便骑,摔几跤就好了,别人说要保持重心等指导性话语都没用,只能增加我们的慌张。 圆圆上小学时也不会跳绳,我就天天晚饭后和她下楼玩跳绳,我也兴致勃勃地跳。她跳不好我就说:没事,开始时谁都不会跳,玩得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了;等她能跳几个了,及时表扬,说:嗯,你比我小时候强,没几天就能跳几个了。总之,让她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不断地有成就感。尹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逆反心里很强,比较倔强的孩子应该怎么引导? 孩子逆反心重\性格倔强,多半反映了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太多的指导和强迫,他的个人意愿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总是被要求听话.而他的每一种服从并不是心服口服,只是屈服,所以他慢慢为自己打造了一副自我保护我铠甲____逆反. 改造方法:家长做出表率,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经常和孩子逆反,那么孩子慢慢就不逆反了. 伊老师你好,我是一年级孩子的妈妈,为了孩子我买了这台电脑,想在上面找一些教子经验,今天看到你的博客,我受益匪浅。但我还有一些困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