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机床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〇届本科毕业生
毕业设计指导书
泰安校区机电
二〇年月
毕业设计是工科大学生最后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环节,是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实践过程,是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手段。本组设计是为设计对象,要完成设计、调试等过程,属真题真做。因此要求设计者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这次设计,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应在计算、绘图、编制技术文件、调试等方面的能力得以增强,使设计、等方面的基本功得到训练,提高经济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第一章 绪论
1.1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2本设计的内容与任务
1、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
(1) 调查研究实际问题(通过毕业实习和调查研究,分析 零件图样)
(2) 制定加工工艺过程
(3) 工序设计
(4) 加工示意图的设计
(5) 机床总体方案设计
(6) 机床总装配图设计
(7) 编写设计说明书
2、本设计的任务是: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完成年产量 台的末机件的零件 (箱体)。
3、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特点及意义
机械制造过程是一个从零件的毛坯开始,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保证,直到将零件装配成和合格产品的过程,随着产品多样化需求不断增长,比标准产品更受欢迎,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缩短。多品种、中小批量成为机械制造业的明显特征。过去的组合机床及自动线加工单一品种工件的情况以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探索和创造同时有高生产率、高质量和高柔性能的及对市场需求快速响应的制造技术,也就是使具有高效率的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的柔性化,是当前组合机床发展的另一种必然趋势(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实现柔性化,首先加工单元和控制系统实现柔性化,其次运输系统、工艺装备和工刃具等方面的柔性化。)柔性制造系统兼顾了生产率和柔性,适应现代产品频繁更新换代的要求,满足人们对产品的不同需求,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是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第二章 零件的机加工工艺
2.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1、题目来源
2、原始资料
(1)年产机 台,
(2)箱体零件图一张,
(3)零件的备品率为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每日一班。
3、设计步骤: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若查表 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2.2零件作用与结构工艺分
2.3确定毛坯
材料 :灰铸铁HT200,批量:大批量生产,毛坯等级:毛坯尺寸通过确定加工余量后确定为 级。
2.4工艺规程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2加工方法的选择
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
2.5确定加工余量
按GB/T 11351-89确定查表2.3-6[2]尺寸公差等级CT8–10级取8级,加工余量等
2.6工序设计
一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1、选择机床
2、选用夹具
此工件为大批量生产,为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精度,采用专用铣夹具、专用钻床夹具和专用镗床夹具。
3、选择刀具
选择各工序所用刀具
4、选用量具
二 确定工序尺寸
三 各工序加工余量
2.7箱体底面的加工工序
1、粗铣刀具及铣削用量:
(1)刀具
(2)铣削用量确定铣削深度
(3)确定每齿进给量
(4)确定铣刀的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查表2-4-97 [2]得切削力公式:
(5)机床的工作循环和工作行程
(6)机床的切削用量
2.8箱体结合面的加工工序
2.9钻孔的加工工序
2.10四个轴承孔的加工工序
第三章 组合机床总体设计
3.1制定工艺方案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首先需要认真研究被加工零件图,并通过毕业实习和调查研究,了解市场和用户对该设备的设计要求,以及对新设计设备进行功能分析。
工件加工工艺方案将决定组合机床的加工质量、生产率、总体布局和夹具的结构等。所以,在制定工艺方案时,必须认真分析工件图,并深入现场了解工件的形状、大小、材料、硬度、刚性、加工部件的结构特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现场所采用的定位、夹紧方法,工艺过程,所采用的刀具及切削用量,生产率要求,现场的环境和条件等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制定出合理的工艺方案。制定工艺方案时,还要考虑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择合适、可靠的工艺方法
根据工件的材料,加工部位的尺寸、形状、结构特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生产率要求等,结合组合机床的工艺范围及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选择合适、可靠的工艺方法,以保证机床有稳定的加工质量和高的生产率。
精加工要合理安排
一般情况下,在大批大量生产或工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将粗、精加工工序分开进行,以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和保持精加工机床的工作精度;生产批量不大时,在能够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也可将粗、精加工集中在同一机床上进行,以利于减少机床台数,提高经济效益。
工序集中的原则
为了提高机床生产率,减少机床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