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3第九章噬菌体与杂菌的污染与防治概览.ppt

发布:2017-01-25约1.31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噬菌体与杂菌的防治 1.微生物发酵中噬菌体(phage)的污染与防治 2.微生物发酵中杂菌的污染与防治 1.Glu发酵中噬菌体的污染与防治 1.1 phage的危害 轻者,引起发酵延迟及L-Glu收率下降。 重者,溶菌,甚至倒罐,损失严重。 噬菌斑 少量烈性噬菌体与大量敏感细胞混合后,涂布在培养基平板上,一定温度下培养10-20h后,可见到嗜菌的透明小圆斑,为噬菌斑。 1.2 phage的一般特性 ①大小:nm级 ②形态:多为蝌蚪形,也有微球形,丝状。 ③核酸种类:DNA或RNA。 ④化学组成: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大分子生物,核酸占30%?50%。 ⑤增殖:在寄主的对数生长期。 ⑥专一性寄生。 ⑦稳定性:增殖适温25 ?35℃。80 ℃灭活,对酸碱不稳定。 ⑧ phage的分布与存在:耐干燥,随空气传播。 ⑨影响phage吸附的因子:Ca2+、Mg2+。 ⑩对氧化物敏感:高锰酸钾、漂白粉、甲醛等。 名词术语: 潜伏期 噬菌斑 裂解量 感染复数 自外溶菌 Phage效价 1.3 phage的传播途径 ①菌本身携带phage。 ②工厂环境中phage污染(逃液;取样液;排气;废弃液排放;洗罐废水)→活菌体→ phage增殖,在空气中传播。 ③设备有死角、渗漏现象。 ④其它phage变异为寄主的phage。 例如:汉阳味精厂新旧设备污染phage的比较 上海天厨味精厂林志龙对phage污染 因素分析 1.4 phage污染后的异常现象 发酵前期0?12 h,两高三低现象。 ①pH高达8.0以上,不回降。 ②残糖高,耗糖停止。 ③OD值开始升高后下降或不变。 ④Glu产酸缓慢或不产Glu。 ⑤发酵温度低。 1.5 phage污染的防治 1.5.1加强环境卫生。 ①地面、墙壁光滑。 ②经常用5%漂白粉等喷洒地面。 ③严格活菌体的排放。 ④加强环境中phage的监测。 ⑤车间布局要合理。 ⑥改革空气系统,总过滤器、分过滤器定期灭菌。 ⑦加强种子管理,确认无误后接种。 1.5.2 轮换使用菌种。 1.5.3 药物防治。 1.6 Glu发酵污染phage后的挽救。 罐内灭phage(升温至70-80℃)。 1.7 phage的检查和保藏方法。 单层琼脂平板 双层琼脂平板 1.8 phage的保存 ① phage 悬浮液。 ②冷冻干燥。 ③滤纸法。 2. 发酵中杂菌的污染与防治 2.1杂菌污染的危害 轻:影响产量和质量。 重:倒罐。 2.2 杂菌污染的判断 ①镜检 ②划线 ③肉汤培养。 2.3 杂菌污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1.以污染现象分析染菌的原因 时间 污染杂菌类型 污染范围 2.防治 * * T4噬菌体 8.21 9.30 5.24 4.54 20T 3.05 3.63 7.71 2.33 75 T 重消率(%) 1987 1986 1985 1984 年 罐 项目 1.63 4.07 10.73 14.63 33.25 30.33 致命度(%) 二级 种子 油管路 消毒操作不当 设备 环境 污染 空气 系统 失效 事件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