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大专毕业论文致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的大专毕业论文致谢
三年前,这个校园是我的梦想。
三年后,微笑回首来路,一幕幕,宛在昨天。
人生就是如此吧,每个段落结束的时候,我们总会感慨时光飞逝。
也许因为考研太苦,所以更珍惜读研的日子;也许因为工作后重回学校,所以自定福庄安营扎寨的第一天起,就用心细数着每一寸光阴。
享受漫步校园的感觉:初春温润的玉兰花,盛夏青翠的悬铃木,秋天金灿灿的银杏林,还有冬日一尘不染的湛蓝晴空。对于从小生活在塞北的我来说,华北大地上的树木花草,每个季节,都绚烂多姿。三个寒暑走过,我已深爱上这里。
其实广院的校园,和大气古雅的北大清华相比,如同一个粗使丫头之于国色天香的美女,可我们依然爱她,兴味盎然地欣赏着她每个角落的风景。
感谢,无数次与我并肩看风景的馨艺,我们一起见证着这里的每一次花开,每一寸草绿,每一片灵动斑驳的树荫,每一抹灿烂悠然的晚霞。挽臂并肩,欢声笑语,那快乐的时光,让我永远难忘。
三年,给予我的,是不断丰厚的学识,是从容、自信和幸福的能力,还有,珍贵的友谊。
同门求学是一种缘分,05级的老鲁一家亲,更显融洽和谐。无数次结伴同游,无数次对酒当歌,无数次谈天说地、嬉笑怒骂,无数次在古老的北京城寻找快乐。曾经一样的悲欢,注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共同分享许多美好的回忆。尽管就要各奔东西,但三年同窗之谊,我们会成为一生的朋友。
成为鲁老师的学生,是我的幸运。导师如母,传我知识,更教我做人。大恩不言谢,一日为师,终生为师。
曾经以为,离开学校的时候不会难过,毕竟,这已不是第一次离开校园。可在写下这篇致谢词的时候,眷恋和惆怅还是涌上心头。这三年,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无疑是美丽的,它是我一辈子享受不尽的财富。
三年,充实快乐。感谢给予我帮助的老师,感谢我的同学,感谢我的室友,是你们,让我觉得生活如此美好。
就要离开定福庄了。无数次抱怨她破旧偏僻,可这儿,曾经是我的家。
一次偶然和朋友说起学校地址在“定福庄”,朋友竟感叹:“这个名字好,住在这儿的人要有福气的”。
但愿北京东郊的这个小小“村庄”可以“定”住福祉,开启我们人生更美好的段落。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老师,挚爱的朋友,远在东北的妈妈,还有那些为三万字论文付出辛劳的日日夜夜。
引用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
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1]
2.1注释 Citations
2.1.1夹注 In-text Citations
转述、阐释、总结他人主要观点、引用某些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无须详细注释者,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号内注明。夹注与“参考文献”结合,形成一种方便、快捷说明引用出处的注释形式。夹注的构成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1)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
格式:出版年份:页码
例: Rees said, “As key aspects of …in the process” (1986:241), …
2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
格式:作者姓名,出版年份:页码
例: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is that language is “bound up with culture in multiple and complex ways”(Elli, 1968: 3).
3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
格式: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According to Alun Rees (1986:234)〔夹注直接放在被引者后面〕,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According to Alun Rees,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1986:234). 出版年份:引文页码〔夹注也可以位于引语的最后〕
4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
格式:作者姓名 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Robertson, 1987: 136).
5)来自汉语文章、专著,间接引用,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2]:
格式:作者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