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和呕吐的护理要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呕 吐 的 症 状 护 理 学 习 内 容 四、呕吐的护理 护理以遵从医嘱为原则,注意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仅是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在未明确病因之前不应盲目应用作用于呕吐中枢的强镇吐药物,否则会贻误病情。 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基础上,才能行必要的对症治疗。 强调 (1)胃肠促动力药 是一类通过不同环节抑制胃肠逆蠕动、恢复正常蠕动而抑制呕吐反应的药物,也称止吐药。 (2)胃肠促动力药治疗护理 应在餐前半小时或睡前服用 观察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情况 不良反应观察 多潘立酮---暂时性腹部痉挛、血清泌乳素升高 西沙必利---暂时性腹部痉挛、腹泻、头痛头晕、加速中枢抑制剂(如酒精)、抗凝剂、H2受体拮抗剂的吸收 (3)中枢性镇吐药 ①胃复安(甲氧氯普胺) 可作用于延脑催吐化学敏感区,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还可加强胃和十二指肠的蠕动,而使镇吐作用得到加强。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有效。 (3)中枢性镇吐药 ①胃复安(甲氧氯普胺)不良反应观察 主要副为镇静作用,可有倦怠、嗜睡、头晕等。偶见便秘、腹泻、皮疹及溢乳、男子乳房发育等。 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特别是年轻人),主要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 (3)中枢性镇吐药 ②氯丙嗪 可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强大的镇吐作用,对尿毒症、胃肠炎、癌症、妊娠及药物引起的呕吐有效。对晕动症所引起的呕吐无效。 (3)中枢性镇吐药 ②氯丙嗪不良反应观察 1)口干、腹部不适、嗜睡乏力、便秘,偶见闭经泌乳综合征等。 2)体位性低血压 用药后应静卧1—2小时,血压过低用去甲肾上腺素或麻黄碱升压。但不可用肾上腺素。 3)肝功能损害 4)长期大量应用-----锥体外系反应 (3)中枢性镇吐药 ②氯丙嗪不良反应观察 5)过敏反应 皮疹、接触性皮炎、哮喘、紫癜等 6)眼部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角膜和晶体混浊,或使眼内压升高。 7)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局部疼痛较重,可加1%普鲁卡因深部肌注。 8)引起抑郁状态 (4)抗组织胺药: 如苯海拉明、乘晕宁、安其敏 主要治疗晕动病引起的恶心呕吐。 (5)其他:维生素B6,可以减轻抗癌药或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也可用于妊娠呕吐。 (1)中药:常用藿香、半夏,但需辩证施治。 (2)针刺疗法:止呕的穴位有内关、足三里、中脘。 (1)低钾血症: 一般采用口服钾 成人预防剂量为10%氯化钾30~40ml/d(1g含钾13.4mmol)。 口服有胃肠道反应者,可用枸橼酸钾为佳(1g含钾4.5mmol)。 (1)低钾血症: 2) 静脉输注氯化钾 不能口服或缺钾严重的病人常用5%葡萄糖液1.0L加入10%氯化钾10~20ml,每g氯化钾必须均匀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静推钾 补钾量视病情而定,通常成人预防量为氯化钾3~4g/d,治疗量为4~6g或更多 (1)低钾血症: 2) 静脉输注氯化钾 ③补钾注意要点: (2)低血容量休克: 一般处理 保持呼吸有效通气量 确保输液通道 快速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应以热情、关心和支持的态度,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和要求,通过护士与病人的交往, 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促进其达 到接受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最佳身 心状态 了解病情,避免诱因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防止并发症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四、呕吐的护理—5、护理评价 1、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在正常范围,无口渴、尿少、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等失水表现,血生化指标正常。 2、呕吐及其引起的不适减轻或消失,逐步耐受及增加进食量。能摄入足够的热量、水分、电解质和各种营养素。营养状态改善,活动耐力增加,活动后无头晕、心悸、气促或体位性低血压出现 四、呕吐的护理—4、护理措施 C、治疗护理 3、并发症治疗 四、呕吐的护理—4、护理措施 C、治疗护理 3、并发症治疗 a.尿量必须在30ml/h以上 b.伴有高氯酸中毒或肝功能损害者,可考虑应用谷氨酸钾 c.控制补钾浓度 d.控制滴速 e.把握好补钾周期 f.注意纠正低血钙 g. 定期监测血清钾及心电图以免发生高血钾 头低脚高位,不搬动,适当保暖? 开放气道,必要时采用氧疗 多采取套管针,深静脉穿刺置管? 一般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 根据检验结果输入碱性溶液,注意补钙 四、呕吐的护理—4、护理措施 C、治疗护理 3、并发症治疗 D、心理护理 四、呕吐的护理—4、护理措施 E、健康教育 四、呕吐的护理—4、护理措施 * 思考题 呕吐的护理 呕吐的临床表现 呕吐的分类和病因 呕吐的概述 护 理 评 估 1 护 理 诊 断 2 护 理 目 标 3 护 理 措 施 4 护 理 评 价 5 四、呕吐的护理—4、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心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