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研究所管理制度研究所管理制度办法.doc

发布:2018-08-18约3.3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究所管理制度_研究所管理制度办法   为规范研究所的管理,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应制定规范的研究所管理制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研究所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研究所管理制度篇1   一.研究所的主要任务:   1.新产品研制,仪器开发升级。   2.承担相关领域的技术革新、研发项目。   二.档案管理:   1.科研计划、试验原记录、试验小结及总结、中试方案及结果、鉴定资料等全部归档,个人不得保留。   2.建立个人档案,作为晋升的依据。   3.档案内容必须保密,所有资料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准借阅,更不准复印。   三.仪器管理:   1.贵重仪器专人负责,使用后填写使用记录。   2.易损易破仪器集中保管,领用登记。   四.安全管理:   1.防火、防爆措施: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应备有消防器材;使用低沸点、易燃易爆试剂时应避免明火;防毒防辐射措施。   研究所管理制度篇2   一、 根据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认真履行研究所职能,按时完成学院所布置的各项任务。   二、 以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为宗旨,确立本所的研究方向,从战略角度制定本所的发展规划,逐步形成本所的研究特色。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发展策略,加强同国内外本学科专家和著名学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举办或协助学院举办本学科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了解和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力争使本所的研究成果走向国际,从而在国内确立应有的地位和迎接国际同行的挑战。   三、 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每学年开始,要向学院递交本学年研究计划,其中包括项目申报、专著出版、论文发表、学术活动、外出参会计划等内容。   四、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构建和优化学术团队,发扬团队精神,开拓进取,合作攻关,并不断提高研究档次,力争创建高质量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大力培养学术新秀,鼓励教授和副教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尽力为年青教师提供再学习和科研实践机会,并提供可能的支持以培养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发展。   五、 正常情况下,研究所每月举行一次研究所全体人员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主要包括:布置学院和研究所工作,汇报研究进展、交流研究经验和体会、研究所成员或外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探讨解决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互激励和相互鞭策等。   六、 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和编书著述。每学年要有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或专著。科研成果的多少将是决定评聘研究所负责人的重要依据。   七、 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科研活动,如:组织参加学术讲座等。研究所成员应利用各种机会同专家或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他们的科研精神、科研方法和特点,并从别人的研究中得到启发,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工作。   八、 研究所成员应积极参加本研究所每月举行的科研活动。虚心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善于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大胆地提出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交流经验和体会,互帮互学,共同发展。   九、 提倡和鼓励多出成果和出精品,并将科研的产出同研究所的业绩相结合,在学年考核时根据科研业绩评出一、二、三等奖项,并视学院财政情况,予以奖励,对于学年考核不合格的研究所将在下一学期相应削减研究所活动经费。   研究所管理制度篇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是由兰州大学和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的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强敦煌学研究基地的管理,确保研究基地建设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敦煌学研究基地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建设成为全国敦煌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中心。其任务是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研究环境,吸引、聚集国内外优秀学者及博士研究生,在敦煌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发展,培养、造就高层次敦煌学研究人才。   第三条,敦煌学研究基地对全国敦煌学界开放,采取配课题经费的形式吸引全国优秀敦煌学专家参加基地的学术研究,通过聘请专家讲学、特聘教授岗位、召开学术会议等形式加强学术交流。   第四条,敦煌学研究基地和其他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一样由教育部统一领导,日常管理工作按隶属关系归兰州大学进行管理。   第二章 研究工作与人才培养   第五条,敦煌学研究基地主要从事敦煌学各个领域的基础研究,设立开放研究经费,公开发布课题指南,由国内外学者自由申请,经基地学术委员会评议,择优支持。兼职人员的开放课题要占一半左右。   第六条,敦煌学研究基地的运行经费主要由教育部资助、学校配套解决,重大研究项目由敦煌研究院承担的配套经费由敦煌研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