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松实施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阳县林果站
华山松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总论
1、项目名称:华山松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承办单位:山阳县林果站。
山阳县林果站成立于1981年,山阳县林木种苗站成立于2011年,两个牌子合署办公,隶属山阳县林业局,属于全民事业财政拨款单位,现有职工1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5人,其他2人。主要从事林果产业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工作。多年来,林果站职工始终坚持科技兴林,产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在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千里绿色长廊等工程建设中发挥了自身优势,在核桃、板栗、茶叶、油茶等经济林建设和生态林建设中,发挥自身特长,投身一线,先后建成了高坝白土垣、寺沟、寨子沟,中村后塬,宽坪干沟,城关高家沟等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先后受到省市领导的多次观摩检查,成为我县一批亮点工程,为推动我县林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2年林果站承担的“板栗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
3、拟建地点:华山松良种繁育基地拟建十里镇红土岭和高二村。
4、建设内容与规模:总面积50亩,两年可出圃优质苗木1000万株。
5、建设年限:一年。
6、投资概算:120万元。
7、效益分析:一年成本费用120万元,可实现收入280万元;二年生成本费用180万元,可实现收入520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建设的必要性:山阳县地处秦岭南麓、商洛市南部。东与丹凤、商南为邻,西与镇安、柞水交界,南与湖北省郧西县毗邻,北与商州区接壤。县域面积3514平方公里,全县辖23个镇、321个村(居),10万户43万人。境内森林面积373万亩,森林覆盖率62.9%。县域北有流岭、中有鹃岭、南有郧岭,有“三山夹两川”之称。县域内山大沟深,耕地与河流相对较少,属于典型的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全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海拔300-2200米,是华山松的适生区。
山阳县华山松纯种林主要集中在杨地和天竺山二镇,面积12000多亩,树令多在30-50年,垂直分布集中在海拔1200-1800米,生长茂盛,年产优质华山种子过百吨。
2、建设条件:
华山松良种繁育基地拟建十里镇红土岭和高二村,十里铺镇项总面积50亩,两年可出圃优质苗木1000万株。
目区二村,土地总面积74570亩,耕地总面积5983亩,涉及11个村民小组,845户,3312人,农业劳动力1679人,2012年人均收入6846元。
项目区交通方便,土地面积宽阔,土质适宜,通信畅通,水源和劳动力都丰富、充足,群众基础好,在这里建华山松良种繁育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强。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两处建场房四间,在高二村建基地20亩,在红土岭建基地30亩,年出圃优质苗木1000万株。
2、产品方案:年出圃一年生容器苗500万株(容器8×12cm),二年生大苗500万株(10×14cm)。
四、技术方案
(一)良种繁育
容器苗带土移植,不伤根,具有造林成活率高,初期生长合快的优点,适宜土壤干旱贫瘠、裸根苗造林困难的地区,同时可做到常年造林。
苗圃地选择 宜选取在地势较平坦、排灌条件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降低成本。如就地取土,宜微酸至中性、不粘重的土壤。
2.容器选择及营养配制 采用塑料薄膜容器,规格8×13厘米。营养土按60%黄心土+30%火烧土+10%菌根土,外加3%过磷酸钙的比例配制,其中菌根土待营养土消毒10日后再加入,以免菌根菌被消毒药剂所杀伤。土壤消毒每1立方米营养上加人敌克松0.2公斤、甲敌粉0.2公斤。菌根土可用松林中表层土壤,松类育苗不能缺少菌根菌,如缺少菌根时,苗木针叶发黄,生长不良。
3.装袋及摆放 圃地应开好排水沟,防止暴雨后雨水冲击。作床1.2米宽,留40厘米宽的步道,在营养袋内装满基质,并填实,整齐排放在苗床上。
4.播种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800倍液;催芽用50℃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后浸泡24小时,取出晾干,每袋播种2粒~3粒,播种深度约1厘米,播种时间宜在清明前后。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保温,出苗比较整齐。
5.苗期管理
1)除草
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做到容器内、床面和步道无杂草,除草时要防止松动苗根。
2)浇水
在种子发芽阶段,要特别注意保持基质湿润,防止由于缺水造成已发芽的种子回芽死亡;由于营养袋内土壤少,抗旱力弱,干旱季节应及时补充水分,以满足苗木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浇要浇透,宜早、晚进行。
3)施肥
出苗后20天后,施用磷酸二氢钾铵,按0.2%的浓度喷施叶面肥,前期不能直接施用颗粒性肥料,否则会烧根;速生期按N∶P∶Κ=3∶2∶1配制混合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