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配送血液供应链管理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人机配送血液供应链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保覆盖面的扩大,我国血液短缺问题愈发严重。为了缓解血液供需的矛盾,本文从血液物流管理现状出发,探讨考虑无人机进行血液配送的可行性,从系统组成、配送流程、网点布局和人员设备配置四个维度构建了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并对无人机血液配送模式下的血液库存管理进行探讨。最后,为确保无人机配送血液能够落地提出了保障措施的方案。
关键词:血液供应链 无人机配送 系统设计 配送效率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1 无人机血液配送可行性的提出
目前我国血液短缺不断加剧,多个地区频频出现“血荒”现象。从血液供应来看,我国公民献血率仅有0.94%,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1.2%的警戒线,更远低于发达国家4%的平均水平,血液供应不足。从血液需求来看,近几年我国临床用血量每年以10%~15%的比例增?L,约为血液采集增长率的两倍[1],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保覆盖面的扩大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用血需求还会不断增加。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技术手段相对发达的大城市用血需求远高于其本市血液供应,相比于其他地区,其血液需求满足率更低[2]。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我国血液短缺问题愈发严重。
血液自身特性加剧了血液供应链管理难度。其一,血液制品具有易逝性。易逝品本身具有生命周期短、价值下降迅速等特点。血液制品一旦过期便不能继续使用,是一种典型的0-1型易逝品,如血小板,其保质期仅有5天。血液制品的这种特点极易导致血液报废。其二,血液需求的随机性与异质性为需求管理带来挑战。首先,血液需求存在随机性,用血需求量极易受到突发事件、医疗事故等紧急事件的影响,血液需求量的不确定性会增加需求管理的不确定性。其次,血液需求存在异质性,有紧急和常规两种需求类型,医院需要在紧急需求与常规需求间对血液进行合理分配,需求的异质性提高了需求管理的复杂程度。
血液配送环节是血液供应链管理的短板。目前,我国血液普遍配送时间过长,曾数次出现因送血延误抢救导致病人死亡的案例[3]。血液从血液中心向医院配送过程中,血液中心收到医院提交的用血需求,根据订血量和库存情况分配血液并安排出库,血液被送至医院后,医院检测血液合格后存储至本院血库随时备用。血液配送环节占据了血液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血液配送速度是能否及时响应用血需求关键因素。另外,血液配送方式落后,无法保障医院及时用血。当前血液中心到医院主要通过汽车配送血液,该配送方式受多个因素影响,不确定性较大,例如车辆限速、交通拥堵、天气情况等情况以及配送人员自身组织、方向感、熟练程度等方面的局限,现有的血液配送方式无法较好地保障医院及时用血[4]。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的飞行性能不断提高,无人机在航拍、植保、物流等众多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无人机配送即通过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运载包裹,自动送达目的地的过程。在物流领域,启用无人机投递快件能够缩短客户从订货到签收的时间,从而极大地提升配送效率。德国航运公司DHL无人机仅需8分钟,就可以完成标准快递车所需半小时的体育用品和药品的配送工作。另外,无人机配送能够满足血液配送的特殊要求。一方面无人机飞行速度快,直线航行的特点可以满足随时到来的血液需求,尤其是紧急的血液需求;另一方面当前的无人机技术可以保证在血液运输前后,血液样品成分不发生任何变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也曾对此做过实验,证明无人机携带血液经历20公里飞行后并未对血液质量产生影响。
利用无人机配送血液可以大大提高血液配送效率,与传统运输配送方式相比,无人机配送更符合绿色物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于此,本研究在对无人机血液配送可行性进行分析后,构建了无人机血液配送体系。同时,对考虑无人机配送的血液库存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为保障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能够最终落地,本研究也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2 无人机的血液配送系统设计
2.1 系统组成
根据无人机相关理论与方法,本论文将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划分为飞行调度系统、地面收发系统和监控管理平台三个部分(见图1)。
2.1.1飞行调度系统
作为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确保无人机顺利完成血液配送任务的关键。具体而言,飞行调度系统主要负责根据用血需求的紧急程度、配送目的地数量和相应的配送距离选择合适的配送路线,根据配送的血液重量、预计的配送时长选择合适的机型,根据飞行环境和降落条件安排无人机的起飞与返航队列顺序。
2.1.2地面收发系统
在无人机起飞前,地面收发系统安排人员对血液进行装载,在预先确定的起飞时间安排无人机起飞并自动录入起飞信息。在无人机到达目的地后,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