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堂帮】.ppt

发布:2024-08-18约7.96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归纳总结: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阶级上:(3)政治上:(4)思想上:2.结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原有的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革命胜利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资本主义制度2)确立条件3)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主要类型②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1)含义: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①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基础的逐渐形成1)君主立宪制:2)共和制: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共和制即“共和政体”,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③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美国、法国君主立宪制又称“有限君主制”,以世袭君主(国主、皇帝等)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不同程度限制的政权纽织形式。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的(二)政治制度(政体):1.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实际权力大于君主,君主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⑴含义: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二)政治制度(政体):①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⑵确立和发展过程②成熟标志: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中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形成过程:英语内阁(Cabinet)一词,源于法语,本义是小房间、密室。“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经常召集少数重要人物在自己的密室开会,商讨政事,由此形成了内阁制的萌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在少数大臣的参与下召开,权力受到限制的国王逐渐不再出席。18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多数党领袖、财败大臣沃波尔主持下,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沃波尔被后人认为是第一任首相,其住宅唐宁街10号成为历任首相官邸。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对议会负责内阁组织内阁内阁与首相共进退对议会集体负责国王形式任命统而不治政府首脑监督内阁国家权力中心(立法权)司法独立权力转移选民下院议会上院贵族世袭任命国家元首行政权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1、国王“统而不治”,象征性的国家元首。2、议会权力至上,是国家权力中心,是最高立法机关3、首相是政府行政首脑,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5、多元一体:君主制、贵组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5.议会选举改革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能当选为议员1830年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获得普选权1969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权参加下院选举1689年1832年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有选举权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大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间接民主(1)1787年宪法的制定2、美国——联邦制的总统共和制乔治·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讲话(1)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制政体,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各州法律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如征税、征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战和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2.美国:总统共和制⑴确立标志:⑵原则、内容①分权制衡原则②联邦制原则③人民主权(民主)原则中央与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选举)权力分配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民主权(民主)原则1787年宪法的颁布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违宪总统任命法官须经参院审核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2/3可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弹劾总统,否决总统的人事提名分权与制衡美国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最高法院:司法权彼此制约①“三权分立”原则:参议院间接选举众议院直接选举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共和制材料(1787年宪法)并没有将政治和法律权利平等地赋予这片刚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