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本资料为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西阳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归省(xǐ)行辈(á)撺掇(ā)
.蓦然(ù)羁绊(ī)晦暗(ì)
.水门汀(ī)嗔视(ē)粲然(à)
.呓语(ì)齁(ō)许许声(ǔ)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潺潺絮叨仙楼阁
.亢奋冗杂叹为观止
.惬意疏蜜参差不齐
.颦蹙叱咤尽态极妍
3、下面最能表现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是()(2分)
.《社戏》.《观舞记》
.《口技》.《竹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2分)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都开满花朵,________。幻想如此丰富,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社戏》选自《呐喊》,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讯,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中的“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
.《竹影》作者是丰子恺,他是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家和音乐教育家。
.《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体裁是散文,这种体裁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8226;秋声诗自序》,作者是清朝的张潮。《口技》既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8、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2分)
.为了搞好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舟似的那股劲,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9、根据提示默写。(6分)
(1)、,寒光照铁衣。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上有黄鹂深树鸣。
(5)、,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社戏》选段,完成10-15题。(13分)
①……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0、给选段加一个小标题:(1分)
11、“淡黑的起伏的连,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它的作用是_______(2分)
12、“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他”指代__________。(1分)
13、第②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从触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嗅觉写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段写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4、结合上下文,第③段中的“自失”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感受与“社戏”的关系如何?试说明。(3分)
15、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