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些问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摘要:目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的,但还存在着薄弱环节。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引起学院对其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对策,通过加强理想信念、家庭、学校、社会和校园文化等教育抓好思想道德建设。
关键词:思想道德;大学生;
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很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可见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根据我在本校工作中的了解和对周边高校学生的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有如下一些新情况:伴随市场经济,大学生们对自身利益更加关注,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功利化倾向。表现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政治意识淡漠、政治立场不明确。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紧紧围绕着网络和手机(微博、微信、QQ等等)。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他们盲目攀比、追赶潮流、追求时尚。由于打破了自我封闭和外部封锁的双重限制,大学生热衷于追求自由、民主,敢于在网上发帖子以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尤其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上发表意见更加直接。但由于缺乏相关政治理论知识和全局分析问题的能力,看问题往往过于片面或偏激。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思想活跃,在变化中思考,在思考中选择;他们渴望成才,准备投身事业,报效祖国,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当然小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社会环境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激烈的竞争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平等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得以强化,大学生趋于务实。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使大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利润,它的重利性容易滋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又由于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和价值观念的扭曲,使一部分人的心理与行为失衡,趋利意识渐渐占据人门的头脑,这些都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错误地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道德感情上,把名誉地位、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这样就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一旦精神防线出现缺口,他们便会做出错误的行为选择,使部分大学生走上了歧途。加之现代网络所带来的负面信息,使他们受到了伪科学、“黄毒”及多元生活方式的影响日益明显。他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相对性和世俗化,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趋于主观。不少大学生不再恪守一种道德观,而是具有多种道德观,那么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时就会陷入道德情感困惑和迷茫。
2.高校自身的因素。首先,当前高校对现时代的深层次理论研究不足,对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未能给予及时、准确的回答,存在着回答较苍白或说服力不强的缺点,使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原则性问题产生模糊的认识.如有的大学生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等。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着落后现象,依靠单纯的理论说教而不去启发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感到理论阐述的枯燥,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不能真正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同时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跟不上时代要求,教材体系不健全、落后,未能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使得教育的实效性降低。其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不够专业,课时量大,当然教育效果偏低。最后,各种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无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学生活动经费不足,这些都不能很好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存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不够丰富,未能发挥好骨干和特长生的作用,活动虽然不断,但形式单一,高品位、高质量的活动不多。
3.家庭教育的因素。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家长文化程度的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另一方面如今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体人群。他们有的家境优越,在家受宠爱,家人围着他(她)转,形成了以我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