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第2版)——第12章 砚台的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2章 砚台的设计 12.3 绘制砚台的线框架图 12.3.1 绘制中心线 ① 单击 图层 按钮,或按快捷键ALT+Z,将当前图层设为 1,命名为“中心线”,图层群组栏输入“线框架”,构图深度设为Z:0,其余设置为默认值。 ② 单击 图素属性 按钮,将 线型 改为 中心线,颜色设为12(红色)。 ③ 设构图平面为 俯视图T ,绘制与X、Y轴重合的两条中心线。 ④ 设构图平面为 侧视图 F,绘制与Z轴重合的一条中心线 ⑤ 单击 图素属性 按钮,将 线型 改为 实线。 12.3.2 绘制砚台的线框架图 1.绘制整体外形 在构图深度为2的位置,绘制一个210×160的四边形,四周圆角为R30。 ① 设定构图平面为 俯视图(T),构图深度为Z:2,当前图层为2,命名为 “整体外 形”,关闭图层1,选择2号颜色(墨绿色),其余设置为默认值。按“F9”键,显示坐标轴。 ② 单击 绘图 → 矩形 → 选项 命令,出现如图10-3所示的对话框。 ③ 在对话框中,点选角落倒圆中 “开 “前面选择框,输入半径为30。 ④ 点选 确定 按钮,返回主菜单。 ⑤ 单击 一点 命令,出现如图2-26所示的对话框,输入宽度210,高度160。 ⑥ 点选 确定 按钮,捕捉 原点 为中心点。画好210×160的四边形,四周圆角为R30,如图12-4所示。 2. 串连补正 在构图深度为25的位置,绘制一个200×150的四边形,四周圆角为R25。 可采用串连补正的方法。 ① 单击 主菜单 → 转换 → 串联补正 → 串联 命令。 ② 点选上一步绘制的图形,出现一个顺时针方向的箭头,同时弹出如图10-5所示的对话框。 ?选择 选项。 ?选择补正方向为: ,与串连方向配合使用,保证了向内补正。 ?输入 补正 距离 5。 ?输入 补正深度23 ,表示构图深度比所选的串联的构图深度高23mm 。 ?选择 选项。 ?锥度角12.26477,该值由补正距离与深度自动计算得到。 点选 确定 按钮,将图形视角设为 等角视图(I) ,出现如图12-4所示的图形。 3. 绘制顶面外形 3. 绘制顶面外形 2. 绘制顶面外形 ⑦ 设定构图深度:点选 Z:0 按钮,捕捉四条圆弧中任意一条的中点,得到Z:15.278。 ⑧ 单击 绘图 → 下一页 → 椭圆 命令,进入如图12-5所示的绘制椭圆对话框, 输入X轴和Y轴半径的方法:通过捕捉两圆弧的中点的方法,得到两中点的距离,再将距离值除2,即为半径值。 单击选中“ ”输入框,按右键,弹出右键菜单,选择S=两点间间距,如图12-10所示,分别捕捉一条水平圆弧的中点1、交点,得到“ ”。 单击选中“ ” 输入框,按右键,弹出右键菜单,选择S=两点间间距,分别捕捉一条垂直圆弧的中点2、交点,得到 。 ⑨ 单击 确定 按钮,捕捉交点为 指定圆心位置,绘制好椭圆,如图12-12所示。 ⑩ 将交点处打断。单击 修整 → 打断 → 打断成两段 命令,选中需要打断的图素,捕捉各个交点为要打断的位置点,可将每一个图素在交点处打断,结果如图12-12所示。 12. 4砚台的曲面模型 12.4.1 绘制昆氏曲面 12.4.1 绘制昆氏曲面 只有三条边界曲线的缀面,可以看成是四条边界曲线的一个特例,是将其中的一个边界线缩小为一个点。所以在点选该边界时,捕捉一个点代替一条边界线。 (1)绘图设置 将当前图层设为 4,图层名称命名为“昆氏曲面”,图层群组命名为“曲面”。颜色设置为10(绿色),其余设置为默认值。 (2)单击 主菜单 → 绘图 → 曲面 → 昆氏曲面 命令,过程如图12-14所示。弹出如图12-15所示的对话框。 12.4.1 绘制昆氏曲面 ⑧ 依次选中引导方向外形2的段落1、引导方向外形2的段落2、引导方向外形2的段落3、引导方向外形2的段落4,定义完引导方向外形2上所有的段落。 同时,在上面的提示区出现提示: ,要求选择外形3的段落1。 注意 引导方向的外形3的段落1、2、3、4是交于中心的四个点。 ⑧ 单击 更换模式 → 单点 命令,过程如图12-19所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