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认知与维护.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c) 起动容量 1)意义:表示蓄电池在发动机使用电力起动时的供电能力,用倍率和持续时间表示。 2)分类: A、常温起动容量:电解液初始温度为25℃时,以5min放电率的电流 (3倍容量的电流),连续放电至单格电压降到1.5V时所输出的电量。 B、低温起动容量:电解液初始温度为-18℃时,以5min放电率的电流,放电2.5min至单格电压降至1V时所输出的电量。 五、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例:3-Q-90型蓄电池,求常温起动电容量。 在电流初始温度为25℃时,以3 C20 =3×90A=270A的电流连续放电 至单格电压降至1.5V时,历时5min,则其起动容量为: 270×5/60=22.5Ah 五、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1)构造因素对容量的影响 极板厚度越薄,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就越高,相同蓄电池尺寸下极板片数多,容量就越大。 极板面积越大,同时参与反应的物质就越多,容量就越大。 同性极板中心距越小,蓄电池内阻越小,容量越大。 五、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2)使用因素对容量的影响 1) 放电电流对容量的影响 If↑ PbS04↑ 活性物利用率↓ C↓ If↑ H2S04↑ 电解液密度↓ C↓ 放电电流越大,端电压下降越快,放电时间越短,故蓄电池容量越小。 五、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2)电解液的温度 T↓ 黏度↑ 内压降↑ 渗透困难 活性物利用率↓ C↓ R0↑ 端电压↓ C↓ 适当提高蓄电池的温度,将有利于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及起动性能。 电解液温度每下降1℃时,缓慢放电蓄电池容量约减少l%,迅速放电蓄电池容量约减少2%。 冬季在寒冷地区应特别注意蓄电池的保温。 五、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3)电解液的密度 ρ↑ 渗透能力↑ C↓ 端电压↓ C↓ 实践证明:电解液密度偏低有利于提高放电电流和容量。即使是冬季使用的电解液,在不使其结冰的前提下,也应尽可能采用稍低密度的电解液。 一般电解液密度为1.24-1.31g/cm3 R0↓ ρ过高 黏度↑ R0↑ 内压降↑ 五、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六、蓄电池的充电 充电方法: 定流充电 定压充电 快速充电 充电种类: 初充电 补充充电 去硫充电 1.蓄电池充电的方法 (1)定流充电 1)定义: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恒定不变(通过调整电压,保证电流不变)。 2)优点:充电电流可任意选择,有益于延长蓄电池寿命。 3)缺点:充电时间长,且需要经常调整充电电流。 4)适用范围:初充电、去硫充电和补充充电。 1.蓄电池充电的方法 5)电路特点:各蓄电池串联连接。 6)充电要求:各蓄电池单格容量应尽可能相同,容量不同时,应按最小的容量确定充电电流,小容量的蓄电池充足后拆下,再对其余蓄电池继续充电。 7)充电方法(两阶段充电法) 1)在第一阶段用较大电流充电,当单格电池电压升到2.4V,电解液开始产生气泡。 2)将充电电流减小一 半进行第二阶段恒流充 电,直到蓄电池完全充 足电为止。 1.蓄电池充电的方法 (2)定压充电 1)定义: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恒定不变。 2)优点: A、充电速度快。开始充电4—5h内可获充90-95%的电量。 B、操作方便。充电电流会随着电动势的上升而逐渐减小到零,使充电自动停止,不必人工调整和照管。 1.蓄电池充电的方法 (2)定压充电 3)缺点: A、充电电流无法调整,不能保证蓄电池彻底充足电,不适于初充电和去硫化充电。 B、初期充电电流大,温升快,极板易弯曲,活性物质易脱落,影响寿命。 4) 电路特点:各蓄电池并联连接。 5)充电要求:各支路蓄电池电压相同,容量尽量一致。 6)适用:由于定压充电过程,充电时间短,充电过程中不需调整充电电压,因此适合于蓄电池的补充充电。 1.蓄电池充电的方法 注意:1) 采用定压充电时,要选择好充电电压。若充电电压过高,则充电初期充电电流过大,且易发生过度充电现象;若充电电压过低,则蓄电池充电不足。 2) 在汽车上,发电机给蓄电池的充电是定压充电,这样发电机的调节电压要选择适当,过高过低对蓄电池都不利。 1.蓄电池充电的方法 (3)快速充电 1)种类:脉冲快速充电法和大电流递减充电法。 2)优点: 充电时间短、空气污染小,省电节能。 3) 缺点:输出容量低,能量转换效率也较低,充不足电,对蓄电池的寿命有影响。 4) 适用:蓄电池集中、充电频繁的场合或应急部门。 1.蓄电池充电的方法 2.蓄电池充电的种类 (1) 初充电 1)概念:对新蓄电池或修复后的蓄电池进行的首次充电。 2)作用:恢复蓄电池在存放期间,极板上部分活性物质缓慢放电和硫化而失去的电荷。 3)特点:充电电流小,充电时间长(60-90h) ,必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