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篇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NXPowerLite).ppt

发布:2018-08-15约6.02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 的处理及提呈 学习要求: 掌握: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与种类。 熟悉: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和处理加 工的途径。 MHC 分子的作用。 了解: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主要特点。 Introduction 一、概念: 1、抗原提呈细胞,又叫辅佐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 or accessory cell 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 指能表达抗原肽-MHC复合物的任何细胞。(广义) Introduction 一、概念: 2、抗原提呈过程 APC将抗原加工处理、降解为多肽片段,并与MHC分子结合为肽-MHC分子复合物,转移至细胞表面,供T细胞的TCR识别并结合的全过程。 Introduction 二、种类: 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PC) 能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提呈能力强;包括 DC、Mφ、B。 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其它能加工、处理、提呈抗原的细胞,抗原提呈 能力弱; 包括: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及间皮细胞等. Introduction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1、最大特点: 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na?ve T cell) 增殖 是机体适应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2、表面标志: CD1a、CD11c、CD83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2、表面标志: CD1a、CD11c、CD83 3、来源:髓系来源和淋巴系来源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2、表面标志: CD1a、CD11c、CD83 3、来源:髓系来源和淋巴系来源 4、组织分布:除脑之外的全身各脏器、数量 极少在外周血中仅占单个核细 胞的1%以下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2、表面标志: CD1a、CD11c、CD83 3、来源:髓系来源和淋巴系来源 4、组织分布:除脑之外的全身各脏器、数量 极少 在外周血中仅占单个核细胞的1%以下 5、分类: 淋巴样组织中的DC,包括IDC、边缘区DC、FDC 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包括间质性DC、LC 体液中的DC,包括隐蔽细胞、血液DC 一、树突状细胞 一、髓系树突状细胞 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前体阶段→未成熟期→ 迁移期→ 成熟期? 一、树突状细胞 免疫激活作用: DC对T、B有直接与间接激活作用 T:激活T :提供活化信号;诱导初始T → Th1 提呈Ag肽:——信号1 高表达辅助刺激分子:B7、CD40——信号2 高表达AM:ICAM-1——有助于T细胞进一步结合 分泌CKs:IL-12——诱导初始T → Th1 B:DC诱导Ig类别转换,调节B的增殖与分化 DC诱导Ig类别转换和释放可溶性因子——调节B的增殖与分化 一、树突状细胞 诱导免疫耐受: 中枢免疫耐受:DC参与在胸腺内对发育中T细胞进行的阴性选择。 外周免疫耐受: 一、树突状细胞 免疫激活作用: 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 (一) 生物学特性:功能最活跃的细胞 来源: 分布:占血中白细胞总数的1~3%。 表面标志:CD14 生理特性:吞噬性、粘附性、趋化性、激活 二、单核-巨噬细胞 (二)生物学功能 吞噬杀伤功能 分泌功能 加工处理提呈Ag,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三、B淋巴细胞 既是体液免疫应答的执行细胞,又是专职APC B细胞提呈抗原,尤其低浓度抗原 B细胞提呈抗原功能与mIg有关——浓集抗原,并使之内化。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抗原处理 APC将抗原降解、加工处理成多肽片段,与MHC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表达于膜表面的过程。 抗原提呈 APC与T细胞接触,抗原肽-MHC被T细胞识别,从而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的过程。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根据抗原来源: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 来自APC外,需被摄入细胞内才能进行加工处理,以抗原肽-MHC II类复合物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提呈给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