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岸主体工程.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护岸主体工程1、护岸工程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施工放样、清障——围堰修筑及土方开挖——砼基础浇筑——底板砼浇筑——砼墙身砌筑——混凝土压顶——墙后回填土——绿化施工——拆除围堰——施工扫尾、场地清理及竣工验收。2、护岸工程主要项目施工方法2.1施工放样工程开工后组织专业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三角网点与水准点,协同建设单位按施工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准确的施工放样,布置与本工程放样精度要求相符的三角网点与水准点,保证平面和高程布置的准确,以满足细部放样、复检、观测、验收的方便使用。工程使用钢尺、S3水准仪、J2经纬仪和全站仪放样。2.2材料供应本工程材料主要为水泥、砂石料,均由我方自行采购,到场材料经监理、建设单位鉴定,符合施工质量要求方可使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一律清退出场。2.3施工围堰本工程施工导流采用土围堰顺河做法,宽度2m,围顶标高4.2m,汛期加高至4.6m,确保汛期在4.0m水位下施工。1、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为了不造成二次基土扰动,除机械挖筑围堰外,护岸基础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案进行施工。2、围堰的具体大小,长、宽、高等几何尺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以起到导流作用为宜。围堰材料采用木桩、砂袋、粘土和隔水膜,结合河道河漫滩头位,根据河流的流量和河床情况,围堰做成半圆形。3、砂袋外侧(迎水面)采用隔水膜止水,砂袋与砂袋之间要铺垫粘土,以防渗漏,内侧用木桩支护。导流围堰建好后,为防止基础开挖过程中地下水的渗入,施工时要配备柴油发电机组、潜水泵等抽排水设备,在机坑两段设集水井(坑),集水井的深度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水泵埋没深度距水面不小于0.5m,及时排干基槽中的汇水。4、基础开挖深度根据设计图和河床土层情况而定。如离管太近、埋深小于1.0m时,管道上方根据需求可做减压圈或钢筋砼过梁,防止墙体直接压在管道上,损坏管道。基础砌筑,要随砌筑施工,及时回填、夯实。5、基础砌体完毕后待水泥砂浆(砼)强度达到初凝后,开始砌筑上部墙体。墙体高度、长度、厚度,按设计图纸施工。施工完毕后,堰体全部拆除,清理现场并疏通河道,以免影响行洪。2.4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与人工相结合作业,施工前将计划措施报建设、监理单位批准,其内容有:开挖程序、弃土地点、边坡保护、排水措施、施工进度计划等。土方开挖利用1.0m3液压反铲挖掘机,采用后退法进行基础土方分层开挖,放坡开挖,桩基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以防止桩位偏移,弃土用于外侧围堰的修筑。开挖时,严格控制高程和边坡,局部采用人工修整,以确保施工质量。土方开挖必须符合施工图的规定,认真做好排水、截水等有效措施,基础开挖自上而下进行,确保1:1的开挖边坡,施工中还应根据具体土质采用一定的支护措施,避免塌方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经常测量和校核施工区域平面位置、水平标高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建基面上预留20cm厚的保护层,在砼浇筑前采用人工开挖,以保护地基原状土不受拢动,同时基床不得浸水或长时间露置。在开挖底板和防冲齿墙基础时,应及时排除积水,严格控制断面尺寸,确保施工质量。基坑开挖严禁超挖,如发生超挖,则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对超挖部分进行认真处理;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若遇到粉砂土,可采用集水井明渠排水或用井点排水。基础开挖后在封底前须经建设、监理单位工程师检验签证,确保基础基底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若遇局部地段基础土质较差(流砂等)、建基面标高低于基底标高等特殊情况无法正常施工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进行处理。浇筑底板时若遇浮泥层必须清除并进行处理。2.5砼底板施工基础开挖边线经过放样复测校正后,再经施工排水、土方开挖、预留20cm保护层开挖,立模,布设钢筋后,经工程师验收同意后方可进行砼底板的施工作业。砼由拌和机统一拌制后双胶轮车运输入仓,齿沟中砼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底板先用插入式振捣器再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然后人工抹平,并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各种养护和防雨防淋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具体工艺技术见砼工程施工。2.6混凝土挡墙施工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面清理→模板安装→砼浇筑→伸缩缝处理→砼拆模养护。1、施工准备在砼基础浇筑前,提交一份砼工程的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其内容包括:水泥、骨料和模板的供应计划以及砼施工进度计划等,按照施工图纸编制砼浇筑程序图。在施工区周围设置挡水围堰和开挖周边排水沟以及采取集水坑抽水等措施,阻止场外水流进入场地,并有效排除积水。2、测量放样测量放样必须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按砼伸缩缝间距设放样桩。测量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相应工作经验,并要持证上岗。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的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设置防护设施,以免被破坏。3、基面清理基面验收合格后,将基础上的杂物、泥土等清除,处理完毕再浇筑砼。基面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砼前,必须先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