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乳腺癌的护理.ppt

发布:2023-07-06约5.6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放射治疗 乳腺癌的放疗属于一种局部治疗的措施,随着保留乳房手术的兴起,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被提高,在局部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的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预防性放疗 2.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乳房根治性放疗 3.无手术指征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单纯放疗 4.局部复发患者的放射治疗 5.转移性乳腺癌的姑息性放疗 * (四)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受雌激素及孕激素的调控,一般来说,激素受体阳性肿瘤分化较好,发生内脏转移的概率较低,对内分泌治疗敏感;而受体阴性的乳腺癌通常分化较差,容易发生内脏(尤其是肝脏)及脑转移,对内分泌治疗反应较差。 内分泌治疗通过改变乳腺癌生长所依赖的内分泌环境,降低雌激素水平,使肿瘤生长受到压制,达到临床缓解,因此是一种全身治疗手段。这种治疗不良反应少,尽管起效慢,但疗效维时间长,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比较好。 * (四)内分泌治疗 手术 手术切除内分泌腺体,如双侧卵巢、肾上腺、脑垂体等,目的在于进一步降低体内邮激素水平,但是这些疗法有很多副作用。 内分泌药物治疗 内分泌药物种类较多,有雌激素、雄激素、孕酮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抗雌激素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 (1)内分泌治疗分类 * 乳腺癌 ( breast cancer) * 简介 近年来,乳腺癌( breast cancer)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各地肿瘤医院相继成立了乳腺专科病房,乳腺癌的专科护理应运而生。 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的认识,乳腺癌的治疗方式有了很大的进展,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模式取代了传统的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的治疗模式; 随着循证医学的步入,治疗理念开始向人性化、个体化转变,乳腺癌患者身、心两方面的压力使得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诊疗水平的发展,乳腺癌的疗效不断地提高,患者在延续生命的同时渴望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因而,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护理与癌症治疗宜同步进行。 乳腺癌的专科护理的内涵包括:在乳腺癌的三级预防中实施健康教育、围手术期护理、化疗护理、放疗护理、心理支持、饮食指导、康复护理以及乳腺癌专科护理临床科研。 * 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因 01 病理分类及临床分期 02 临床表现及转移途径 03 诊断 04 治疗 05 护理 06 乳腺癌的分析及护理 07 康复支持 * 一、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因 WHO公布的资料,2000年全球女腺癌的新发病例超过105万,2002年全世界新发乳腺癌病例115万。 从世界范围看,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首发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发病率又与环境因素有关,尤其是妇女早期的生活环境有关,据2000年中国大陆城乡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妇女的乳腺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6.39/10万和4.51/10万,为全球最低。2002年,中国女性乳腺癌世界人口年龄调整发病率为18.7/10万。 我国是乳腺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乳腺癌增加的幅度每年高达3%~4%。与2000年相比,2005年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高发地区集中在沿海城市。其中以上海为最高,每年新增病例数近3000例。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第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第三大恶性肿瘤死因。 (1)乳腺癌发病情况 * 一、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因 从年龄发病曲线看,30岁以后开始上升,30岁以下病例少见,20岁以下罕见。美国白种人乳腺癌的发病率基本上是随着年龄上升,到85岁达到高峰。但亚洲妇女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齡在40~50岁,而在绝经后5~10年亦有一小高峰。 此外,乳腺癌的发病曲线在绝经期前后有一段迟滞走势,这种现象强烈提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在乳腺癌的病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乳腺癌发病年龄 * 一、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因 家族史与乳腺癌相关基因 乳腺癌可有家族集聚的特征,即同一家系有3个以上亲属患乳腺癌,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有双侧和(或)早期乳腺癌的家族史,乳腺癌的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生殖器因素 妇女的乳腺在青春期受卵巢激素的作用发育成熟,而乳腺细胞受每月体内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升高而发生生理性的增殖改变。这种细胞增殖分裂的形式于妇女绝经时终止。乳腺癌的发生与上述的多种生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性激素 性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营养饮食 素脂肪与高热量饮食、乙醇能参加乳腺癌的发生率,而纤维素、微量营养素能对乳腺细胞有抑制作用和保护作用。 其他环境因素 电离辐射、化疗药物会使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高,从事美容业和药物制造等职业的妇女乳腺癌的危险性更高,加强体育锻炼会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 (3)乳腺癌的病因 * 二、病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