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会发言材料 (2).doc

发布:2017-06-04约2.8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暨 宣传部长座谈会发言材料之二 创新载体 强化举措 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中共隆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崔海涛 ?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部署,隆化县委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年来,隆化县先后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第二批理论宣讲工作站建站单位。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到位、组织到位 一是高度重视。年初,县委常委会召开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委相关常委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在县委宣传部设立办公室,明确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为办公室主任。此后,县委常委会又2次听取了全县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二是健全制度。县委抓住提高各级理论中心组的学习这一关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县处级、乡科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意见》、《关于做好县处级理论中心组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联系点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目标考核中。三是成立县讲师团。从宣传部、组织部、纪委、党校、县直有关部门中选出20位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研究宣讲和教学实践指导能力的人员组成松散型讲师团。县讲师团成员先后深入机关、乡村、社区、企业、学校进行巡回授课,受众人数达2万余人次。 二、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效 一是建设学习阵地,搭建学习平台。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县、乡两级党校阵地建设,装配乡村远程教育点273个;争取省财政资金180万元,累计投资240万元,在全县实施了“多彩农村”文化工程,建立了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全县省市级文明单位中开展了帮建“农村文化书屋”助推新农村建设活动,累计帮建款物折合人民币130余万元,建起 “农村文化书屋”78个。县委宣传部创办了《理论学习动态》,不定期刊登领导干部理论文章、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理论学习动态等13期,编印了《领导干部大讨论理论成果集萃》进行学习交流。并在县 “一报两台”开设“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助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等专(题)栏30余期,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活化形式,创新载体。全县各级党组织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与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以此丰富学习内涵,延伸活动链条,提升学习效果。并通过举办隆化“历史文化讲堂”、编印《隆化市民文明手册》等在市民中广泛开展了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和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的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行为和环保理念。在街道和社区开展了政策、法律、卫生和文明行为“四进家”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街道、社区。在机关单位围绕着机关效能建设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学教活动。县检察院在局域网上开设“学习交流”、“检察调研”等板块;教育系统则把《公民道德纲要》、《市民文明手册》、隆化《历史文化讲堂》等内容纳入中小学德育课,全县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开展了“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学习研讨活动,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在农村以“农村文化书屋”为平台,各省、市级文明单位主动深入到帮建村,扎实开展了以上好一堂政策、法律等知识课等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活动,切实达到了既帮助示范村办实事又让职工受教育的“双赢”效果。 三、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整体素质 隆化县委抓住县处级、乡科级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农村党员三个重点层面分层施教,全力推进。一是抓实县处、乡科级领导班子学习。深入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县处级、乡科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意见》,提高县处级、乡科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实效,通过领导班子带头学在全县上下培树浓厚的学习氛围。活动开展以来,仅县委理论中心组就围绕城市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内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开展集中学习7次,县委中心组成员开展调研每人都在60天以上,形成理论成果50多篇。同时结合参观世博会、推进落实重点工作等,由县处级领导干部带队组织近千名干部有计划地到上海、山东、陕西、赤峰、嘉兴等地考察学习,提升素质。二是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结合乡科级领导干部的调整,开展了县处级领导干部上讲堂活动,曾经从事过有关岗位的八位县领导现身说法分层次对全县乡镇党委书记、县直部门一把手等进行岗位素质培训,共举办培训班6期,参训300余人次。举办高层讲坛24期,培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2万人次,形成理论成果200余篇,有效地提升了各级领导干部统筹科学发展的能力。三是创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