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治疗慢-快综合征的可行及疗效观察.ppt

发布:2017-03-20约1.52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慢 -快综合征患者行AAI起搏时,电极固定于Koch三角处,不但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还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快速心律失常的发作 (3)在15例病例中,有部分患者出现感知低下,这可能因为螺旋电极导线与Koch三角有一定的角度,使得电极与心房壁接触较差有关,可将感知灵敏度调整而克服。(4)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可充分肯定其在治疗慢-快综合征的价值 * * 治疗慢-快综合征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 螺旋电极导线 彭景添 王梦洪 吴印生 吴友平 郑泽琪 罗雄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江西省高血压病研究所 救命 生理起搏 控制心律失常 右心耳 双房 双房一室 KOCH 控制心律失常 15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48~80岁 不同部位及不同方式心房起搏对心房激动的影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30(1):30. Koch三角、Koch三角+高位右心房、左心房、双心房起搏 时,P波宽度、P-R间期无差异,右心耳起搏时,激动传导到 希氏束区以及冠状静脉窦区的时间最长,而Koch三角、Koch 三角+高位右心房以及双心房起搏时则较短,尤其是Koch三角、Koch三角+高位右心房起搏更明显。不同方式、不同部位起 搏时,右心房压力无差异。表明Koch三角起搏在某些程度上, 可替代高位右心房+冠状静脉窦起搏以及双心房起搏。 KOCH Triangle 5 正位胸片 电极位置 待电极与心房壁接 触好时测心内电图 P波振幅≥1.5mV 起搏阈值≤1. 5V 阻抗为600-1000Ω 将螺旋电极导线旋 入心房壁 侧位胸片 电极位置 螺旋电极导线为BiotronikDY60UP和Medtronik4067 ? 起搏阈值(v) 感知灵敏度(mv) 电极导线阻抗(Ω) 术中 3月 6月 1年 2年 0.8±0.5 1.0±0.3 0.8±0.6 0.9±0.2 0.8±0.4 1.2±0.3 1.3±0.4 1.2±0.5 1.2±0.6 1.3±0.2 724±110 734±95 715±121 726±89 722±111 1, Koch三角起搏参数(X±S) 2, Koch三角起搏对心功能及右房压力的影响 右心耳和Koch三角起搏时,心排出量为 (8 4±1 9)和(8 5±2 1) L/min; 心脏指数为(6 2±1 0)和(6 4±1 1)L·min-1·m-2 每搏量为(95±24)和(96±25)ml/次; 每搏指数为(53±10)和 (54±11)ml·次-1·m-2; 右房压力为(-1±0 .5)和(-2±0 .7)mmHg (1mmHg=0. 133kPa),两个部位起搏时,心脏功能和右房 压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0 3,Koch三角起搏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控制作用 6月~4年随访,15例患Koch三角起搏良好,复查24h动态 心电图显示,术后6月7 例阵发性房速、房颤 明显减少或 消失,房性早搏明显减少, 2 年后10 例阵发性房速、房颤 基本消失。全部患者均诉阵发性心悸、心慌现象减少,2 例 患者出现低感知,将感知调至0.5 mv。说明 Koch三角起搏 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控制远期疗效具有一定的价值 慢 -快综合征患者Koch三角起搏观察表明:(1)用螺旋电极导线在Koch三角起搏是可行的,其起搏参数可基本达要求,随访起搏效果良好,无脱位 讨论与推测的结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