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用户培训天然气用培训.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部分
天然气安全知识及
燃气事故预防措施
天然气基础知识
一、天然气的组成及形成
1.1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
1.2 天然气热值高,约8500-10000千卡/米3,天然气燃烧后发出的热量是相同体积的城市煤气的2.5倍左右,因此广泛运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
1.3 天然气系古生物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产生之气态碳氢化合物,具可燃性,多在油田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或纯天然气气田。
二、天然气的特性
2.1组成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二氧化碳 氮气 硫化氢 总硫 分子式 CH4 C2H6 C3H8 CO2 N2 H2S 摩尔百分比 99.48% 0.08% 0.04% 0.26% 0.14% l.0mg/Nm3 3.3lmg/Nm3 2.2 天然气高热值:36.996MJ/Nm3 (8836Kcal/Nm3)
2.3 天然气低热值:35.804MJ/Nm3 (8552Kcal/Nm3)
2.4 相对密度:0.6728kg/Nm3
2.5 爆炸极限:下限 5.04%; 上限 15.1%;
三、甲烷的特性:
3.1 危 规 号:21007
3.2 分 子 式:CH4
3.3 分 子 量:16.04
3.4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3.5 熔 点:-182.5 ℃。
3.6 沸 点:-161.5 ℃。
3.7 相对密度(水=1):0.42(-164 ℃)。
3.8 相对密度(空气=1):0.55。
3.9 最小引燃能量:0.28 mJ。
3.10 燃 烧 性:易燃。
3.11 火灾危险性分级:甲。
3.12 闪 点:-188 ℃。
3.13 爆炸下限:5.3 %(体积比);爆炸下限:15 %(体积比);自燃温度:538 ℃。
3.14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3.15 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16 稳 定 性:稳定。
3.17 禁 忌 物:强氧化剂、氟、氯。
3.18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将容器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可选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3.19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3.20 侵入途径:吸入。
3.21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运动失调。若不及时远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的甲烷,可致冻伤。
3.22紧急救护措施: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
3.23 防护措施:
3.23.1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3.23.2 呼吸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供气式呼吸器。
3.23.3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带安全防护眼镜。
3.23.4 防 护 服:穿工作服。
3.23.5 手 防 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防护手套。
3.23.6 其 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3.23.7 特别注意:发生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洒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
四、天然气的主要用途
4.1 天然气可用于发电。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轮机电厂的废物排放水平大大低于燃煤与燃油电厂,而且发电效率高,建设成本低,建设速度快;另外,燃气轮机启停速度快,调峰能力强,耗水量少,占地省。
4.2 天然气也可用作化工原料。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主要有合成氨、甲醇、炭黑等近20个品种,经二次或三次加工后的重要化工产品则包括甲醛、醋酸、碳酸二甲酯等50个品种以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生产装置投资省、能耗低、占地少、人员少、环保性好、运营成本低。
4.3 天然气广泛用于民用及商业燃气灶具、热水器、采暖及制冷,也用于造纸、冶金、采石、陶瓷、玻璃等行业,还可用于废料焚烧及干燥脱水处理。
4.4 天然气还广泛用于汽车燃料,其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