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农业发展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对如何开展农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级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以变制变,科学改进领导方法,防止因为观念、方法、措施的陈旧阻碍农业的科学发展 在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向科学发展转轨的大趋势下,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不仅是农业自身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全社会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起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实现农业的科学发展。
一、科学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问题,以致有外国学者发出了 谁来养活中国 的疑问。正因如此,我们党历来把 三农 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并创造了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奇迹。但也要看到,在当前工业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2017年全国为11.7%。有一些地方据此对农业重要地位的认识开始糊,认为农业已经无足轻重,可以无为而治,政府只要抓好
二、三产业就可事半功倍。殊不知,农业比重的下降,不仅未削弱其重要性,反倒说明了其在经济社会全局中含金量的提高。因为不管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哪怕在农业比重已经微乎其微的发达国家,民以食为天的道理都不会改变,食物永远都是人类最不可或缺的第一生理需要,这一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就不能存在,更遑论开展社会经济活动。而满足这一需要的唯一途径就是农业,所以农业攸关人类生死和社会存亡的属性永不会改变。如果在庞大的二三产业没有一个稳健的农业作基础,经济社会就会如一个倒立的金字塔,瞬间崩塌。并且事实上还有许多
二、三产业直接以农业为基础,农业还是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将农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母体产业,真正摆在基础地位,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
二、科学定位农业的发展方向 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农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这一发展方向,要建立起五大体系,即建立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为农村提供水、电、路等必备
://..cn/data/2017/1018/special_68.html的生产生活发展条件,搭建坚实的发展舞台;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用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方式,形成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彻底转变生产方式;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业发展享受到全程覆盖、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建立国家政策扶持体系,加大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落到实处,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三、科学改进农业工作方式方法 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对如何开展农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级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以变制变,科学改进领导方法,防止因为观念、方法、措施的陈旧阻碍农业的科学发展。要做到四个改变促发展,即要改变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生产观念,更多发挥市场的组织作用,树立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以市场为纽带发展现代农业;要改变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模式,更多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通过规划、政策等手段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要改变越俎代苞、代民作主的惯性思维,更多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要改变工作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更多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其它一切必要的制度,依靠制度力量的稳定性,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发展现代农业。
3COM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