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市能耗监测平台工作进展情况.ppt

发布:2016-11-23约5.54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数据上传系统 按照部级针对数据上传的内容和格式的要求,通过定时任务调度子系统,自动从数据中心数据库中提取能耗分类分项数据,合并整理打包后发送到部级数据中心。 数据交换格式为XML数据包。 7、能耗监测工作协同管理平台 针对建筑能耗监测工作进行协同管理的一个工作平台,提供多方进行协同工作,比如能耗监测管理单位、能耗监测技术支撑单位、能耗监测现场施工服务单位、监理单位、采集器提供商、计量仪表提供商等等。 协同管理(公告、消息、组织和人员管理); 监测楼宇和设备资产管理; 流程管理(方案审批和竣工验收等); 设备、网络和计量仪表的监控预警。 8、楼宇甲方能耗监测系统 主要是给楼宇甲方或者具有多个楼宇的公司,面向单个楼宇进行能耗监测管理. 能够针对楼宇能耗数据按照时间维度进行横向对比,也能通过系统提供的所在行政区和北京市的能耗平均数据或者所属建筑分类的能耗平均数据,进行多个维度的对比分析,和能耗的最高值、最低值及标杆建筑能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清楚楼宇本身的耗能定位,及时发现差距和不足,以利于节能改造。 系统还能给出本楼宇的月度和年度能耗分析报表,给用户以专业化的指导。 办公建筑 121栋 占比46.8%; 宾馆饭店建筑 37栋 占比14.3%; 商场建筑 28栋 占比10.8%; 文化教育建筑 10栋 占比3.8%; 体育建筑 18栋 占比6.9%; 综合建筑 28栋 占比10.8%; 其他建筑 16栋 占比6.2%。 3、被监测建筑情况 上传建筑分布情况示意图 2009年11月,我市启动了对北京市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 2010年1月,我市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测平台于顺利通过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验收; 2010年6月,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集成工作全部顺利完成,并实现了电耗数据的稳定上传。 4、系统运行及维护情况 2010年,我市聘请了专业公司负责用电分项计量系统及能耗监测平台的日常维护工作。 目前,由于财政资金尚未到位,我市大型共建用电分项计量系统和能耗监测平台分别由施工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进行义务维护。 财政部于2007年12月24日下发了“关于下达国家机关 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拨付我市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共计1840万元,其中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补助1450万元。 二、资金情况 2009年,为解决市财政配套资金问题,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财政局向北京市政府联合递交了《关于使用建材发展补充基金支持建立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费用的请示》(京建经[2009]666号),建议使用“建材发展补充基金”作为市财政的支持资金,该请示最终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 三、使用模式 分级使用 北京市大型公建能耗监测平台进行了分级管理,针对北京市、区县和大型公建业主的不同需求和权限分别进行了设定,各自根据各自需求进行使用。 定期分析 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定期编制北京市大型公建能耗监测平台数据分析报告,对被监测建筑能耗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为我市开展大型公建节能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强化培训 我市对已实施用电分项计量的大型公建业主开展了能耗监测平台的使用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耗监测平台软件的使用”及“如何分析、利用监测平台的数据指导建筑运行节能”两部分。通过培训,大型公建业主熟悉了平台的使用功能和数据的分析方法,深化了平台的使用效果。 灵活应用 能耗监测平台数据用于科研、建筑绿色评级、日常管理和节能改造效果监控。 被监测建筑能耗水平普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2012年,我市办公类大型建筑平均每平方米耗电104.31kWh,根据我市大型公建能耗监测平台监测数据显示,被监大型公建能耗水平普遍较能耗统计数据大幅降低,如我市办公类大型公建平均每平米电耗为89.69kWh,宾馆饭店类建筑平均每平米电耗为95.37kWh,综合商业类大型公建平均电耗为106.26kWh,大型公建平均电耗仅为94.61kWh。被监测建筑能耗水平较能耗统计的全市平均水平低11%。 四、主要成效 支撑我市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建设工作 为确保我市“十二五”时期公共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2012年,我市启动了北京市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和级差价格研究工作。课题研究单位充分调研了我市大型公建能耗监测平台,查阅了我市大型公建能耗监测平台的能耗监测数据,为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