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录井仪数据采集及传输的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综合录井仪数据采集及传输的思考
[摘 要]随着油气勘探行业的发展,油气开发对现场生产信息、数据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不断加快的工作节奏,加强对提高综合录井仪数据采集及传输效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综合录井仪为研究对象,从软件的开发与优化、现场数据传输网络的选择以及现场数据传输的注意事项等角度探讨提升综合录井仪数据采集及传输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综合录井仪;数据采集;传输
中图分类号:S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6-0375-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油气数据监测的日益复杂化,为适应现场恶劣的工作环境,现场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对综合录井仪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提高综合录井仪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效率研究已成为当前阶段石油行业的重要任务。
1 综合录井仪概述
综合录井仪是用来记录石油钻井过程中,地层所释放的油、气以及其他相关参数,是用来评价油、气、水以及地层的重要辅助工具,在石油钻井施工、钻井优化、地层压力检测以及油气层保护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举例来说,综合录井仪可以实时地对整个钻井过程进行作业监督和记录,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钻井施工中的隐患和事故苗头等。同时,该仪器的应用还将可以配合固井进行计量,配合下套管测量地层破裂压力等,并且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喷射钻井的水眼选择,优化、平衡钻井提供必要的参数资料。
2 综合录井仪采集及传输软件开发概述
一般情况下,综合录井仪气体检测仪、传感器以及其他信号源等采集端所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实时传输计算器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与输出,但是,受复杂的现场环境影响,综合录井仪在进行数据采集及传输时时常会出现中断现象,这就要求综合录井仪的采集与传输软件不仅有实时采集功能,还要有较为稳定的断点续传功能,因此,在进行综合录井仪采集与传输软件的开发或优化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软件开发与优化需要严格按照WITS钻井井场数据传输标准设置数据采集格式;
二,由于录井工作时的实时动态采集要求,软件开发应该反应速度应该较好,并且体积较小,软件界面友好,安装方便,简单易懂;
三,为防止数据采集中断或数据缺失,首先,综合录井仪采集与传输软件应具有自启动与防删除设置,使软件在无人值守或者重启计算机后可自动重新采集数据及发送数据;其次,软件数据采集后发送系统应该具有数据及图片压缩功能、断点续传功能,在网络不好时及时存储,网络正常时断点续传;最后,软件采集应该具有历史数据补采功能,在中断可以安装并完全传输历史数据。
四,为实现在不同设备、计算机上的运行,综合录井仪的采集与传输软件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兼容性,并且具有一定的自动加密功能以适应在不同网络下的数据传输与运行。
3 综合录井仪现场数据传输网络的选择
3.1 基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
目前钻井基层队网络信号相对较好、多种3G网络并存、虽然现场环境恶劣,但国内钻井区域大部分都有移动、联通、电信信号存在,虽然部分地区仅2G信号存在,以移动GPRS、联通CDMA1X为例,但是,通过现场测试,可以发现,综合录井仪软件所传输的数据传输容量并不大,即使是移动、联通的2G信号也可满足现场传输需求。并且在实际的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中,也不乏一些信号加强设备,目前国内生产的加强信号设备均有较长的信号线,信号线可单独架设到室外,室内设备设计并开发符合防水、防尘、防沙、防暴、便携、操作简便。
3.2 基于卫星传输的方式
例如Ku频段便携天线系统,包括二套1.2米便携式自动寻星天线和2套卫星通信设备(BUC、RCST、LNB),用于钻井队的应急通信使用。通过技术交流与测试,采用C-COM公司的iNetVu 1200 Autopointing flyaway便携天线,卫星设备采用与Ku系统同型号产品。该便携天线系统主要包括设备机架、座架以及反射面三部分,在使用时,仅需5min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将所有设备展开至工作状态。在天线安装完成后,该系统可根据便携天线系统的架设区域自动选择合适的寻星信号,并进行寻星工作,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寻星时间2-5分钟左右。
卫星便携站传输综合录井仪数据,从施工现场综合录井仪采集以及现场人员录入的地质勘探、工程类数据均可通过此便携站送回基地服务器。如涉及数据安全,数据传输可采用VPN方式传输,以保障数据安全。同时满足现场电话需求,可通过卫星电话与各业务相关部门建立实时通讯。
便携式卫星传输具有以下使用优点:一,携带、架设方便,仅需两套卫星通讯设备就可以实现自动寻星,其安装、调试与使用均十分便捷,同时,便携式卫星对外部架设环境要求较低,不仅与综合录井仪的匹配程度较高,还能有效保障综合录井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