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图像编码概念.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2016-01;; 图像压缩编码的必要性
数据量大,为其存储、传输带来困难,需压缩。
例1:电话线传输速率一般为56kbit/s(波特率)
一幅彩色图像640×480×24bit = 7Mbit大小
传输一幅图像:时间约2分钟左右,如压缩20倍,传一幅图6s左右,可以接受,实用。
例2:如多媒体中的海量图像数据,不进行编码压缩处理,一张600M字节的光盘,只能存放20秒左右的640× 480像素的视频。;图像的数据量特别大,同时现在对图像需求的增长超过了网络带宽的限制,所以压缩是图像传输和存储的一个关键技术
由于图像压缩的巨大商业潜力,激励着人们提高现有的技术或发现新的技术
; 图像压缩(Image Compression)的概念
数据压缩的研究内容包括数据的表示、传输、变换和编码方法,目的是减少存储数据所需的空间和传输所用的时间。图像压缩是通过编码实现的。 ; 图像数据压缩的可能性;数据冗余(Data Redundancy); 像素间冗余(Interpixel Redundancy); 心理视觉冗余(Psychovisual Redundancy);图像压缩系统模型;;2、 主观保真度:主观评价; 图像压缩编码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无损压缩无信息损失,解压缩时能够从压缩数据精确地恢复原始图像;有损压缩不能精确重建原始图像,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
根据编码原理将图像编码分为:
(1)熵编码:无损编码,给出现概率较大的符号赋予一个短码字,而给出现概率较小的符号赋予一个长码字, 从而使得最终的平均码长很小。 ;1.按压缩技术所依据和使用的数据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分类:
统计编码(Statistical Coding)
根据像素灰度值出现概率的分布特性而进行的压缩编码叫统计编码。
预测编码(Predict Coding)
基于图像数据的空间或时间冗余特性,用相邻的已知像素(或像素块)来预测当前像素(或像素块)的取值,然后再对预测误差进行量化和编码。
变换编码(Transform coding)
将空间域上的图像变换到另一变换域上,变换后图像的大部分能量只集中到少数几个变换系数上,采用适当的量化和熵编码就可以有效地压缩图像。
;冗余度压缩(Redundancy Reduction)
完全除去或尽量除去原数据中重复和冗余的部分,保 证不丢失有用信息, 从而保证被压缩了的数据还原后与压缩前的原数据完全一致,可逆压缩又称无失真编码,用于文本、程序等。;3.按压缩方法进行分类;4.按失真与否进行分类
无失真压缩:
经压缩后再恢复图像与原图像无任何区别, 一般压缩倍数 2
有限失真压缩:
单帧(静)4~20倍。图像序列(x、y、t)50~200倍
;7.从处理图像的维数出发
行内编码
帧内编码
帧间编码;像素编码;子带编码;7. 3 PCM编码;PCM 编码的基本原理;图像;PCM 编码的量化噪声 ; 由量化带来的噪声可分为量化噪声和过载噪声。以正弦波输入为例,输入幅度较大和输入幅度较小时的量化噪声如图所示。
(a)是输入信号超过编码范围时的量化噪声和过载噪声的形成;
(b) 是信号未超过编码范围,只有量化噪声的情况。;; 在PCM 编码中,量化噪声主要取决于码的位数,码位数越多(即量化阶数多)量化噪声的功率越小。一个量化阶的电压可由下式表示:;;
(5—8);式中 Ns 为过载噪声,x 是输入信号值,p(x)为输入幅度的概率密度。如果用信噪比作为客观保真度准则的话,可推得PCM 编码在均匀量化下的量化信噪比如下:;因为 ;由信噪比的概念,则: ; 由式(5—11)可见,每增加一位码可得到6dB的信噪比得益。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噪声不同于其他噪声,它的显著特点是仅在有信号输入时才出现,所以它是数字化中特有的噪声。一般情况下,直接测量比较困难。;编码器、译码器 ; 线性PCM 编码
一般采用等长码,也就是说每一个码字都有相同的比特数。其中用得最为普遍的是自然二进码,也有用格雷码的。以M=8为例的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