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263-1991烟煤宏观类型的划分与描述.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 263一91
烟煤宏观类型的划分与描述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煤宏观类型的划分原则、命名、划分方法,宏观类型的描述,煤层煤岩柱状图的编制
格式和图例。
本标准适用于烟煤。无烟煤亦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12937 煤岩术语
3 术语
宏观类型 依据煤的总体相对光泽强度划分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煤岩成分的组合。
4 宏观类型划分
4.1 划分原则
4.1.1 划分烟煤宏观类型的基本依据是总体相对光泽强度和光亮成分(指镜煤和亮煤)含量。
4.1.2划分宏观类型的最小厚度一般为5cmo
4.2 命名
4.2.1 烟煤宏观类型分为四种: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和暗淡煤。
4.2.2 宏观类型可根据结构进一步分为亚型。当多种结构共存时,可依据主要结构种类命名或在其前
冠以次要结构名称加以修饰。
4.3 划分方法
4.3.1划分宏观类型,应在煤层或煤块垂直层理的新鲜断面上进行。首先是以总体相对光泽强度的差
异分层;然后逐层估测光亮成分的含量,确定宏观类型;并依据结构确定亚型。
4.3.2 各种宏观类型在垂直层理方向上的总体相对光泽强度和光亮成分含量见下表。
划 分 指 标
宏观类型
总体相对光泽强度 光亮成分含量,%
光亮煤 最强 75
半亮煤 较强 50-75
半暗煤 较弱 25- 50
暗淡煤 最弱 镇25
4.3.3煤中肉眼可见的矿物含量大于to%时,将其定为“矿化煤”。
4.3-4 煤因破碎而不能识别宏观类型时,将其定为 “破碎煤o,’
4.3.5 煤层中如见有腐泥煤类型夹层时,应作单独分层划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1一20批准 1992一07一013M
MT263一91
5 宏观类型描述
5门 宏观类型描述应逐层进行。内容包括:厚度、煤岩成分、颜色、条痕色、光泽、相对密度、断口、裂隙、
节理、结构、构造、结核和包畏体等。
5.2 煤岩成分(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的描述,应包括所见种类、含量及其在分层中的分布和变化情
况。
5.3 颜色、条痕色和光泽描述
颜色:分为黑色、深黑色、黑灰色和钢灰色。
条痕色:分为棕色、深棕色、棕黑色、黑色、深黑色和灰黑色。
光泽:按照强度分为最强、较强、较弱和最弱。按照性质分为沥青光泽、玻璃光泽、金属光泽、似金属
光泽和丝绢光泽。
54 断口、裂隙和节理描述
断日:分为贝壳状、眼球状、参差状、阶梯状、棱角状和粒状断口。
裂隙:应说明裂隙种类(内生裂隙和外生裂隙)、发育程度(不发育、较发育、发育和很发育)、组数、展
布方向以及充填情况。
节理:一般分为板状、柱状、立方体状、平行六面体状以及锥状、角砾状和鳞片状。
5,5 结构和构造描述
结构:分为条带状、线理状、透镜状、粒状、均一状、纤维状和叶片状结构。条带状结构按条带的宽度
可进一步分为细条带状((1-3mm)、中条带状(大于3^-5mm)和宽条带状(大于5mm),线理状结构(宽
度小于1mm)依据线理的分布特征进一步分为密集线理状和稀疏线理状。
构造:分为层状和块状 层状构造有:水平层理(连续或断续)、波状层理和斜波状层理。
5.6 结核和包裹体描述
应对其矿物成分、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状态等进行描述。
6 煤层煤岩柱状图编制格式和图例
6.14状图编制格式见附录Ao
6.2 图例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