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检测试题合集2套(含答案).pdf
2024-2025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
检测试题(一)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非常需要经济“外循环”,通过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
互贸易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这是经济“外循环”的优势。但是,经济“外循环”持续的
时间越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越是严重,因此发展经济“内循环”非常有必要。与以前“扩
大内需”的提法相比,“内循环”显然更加动态、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因此,从2020年起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将变为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也就
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逐渐向内需与出口并重过渡,国内供给和需求
形成良性循环。“内循环”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也将成为
资本市场映射的产业趋势。
(摘编自孟凡君《我国启动“内循环”实现经济独立》)
材料二
世界对我们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了五种压力、五个坐标面的变化——第一,由于2008年
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进入了衰退期,我们的出口碰上了天花板。第二,从2006-2015年,10
年WTO里各种贸易纠纷案件1/3是跟中国打的,因为中国的出口突飞猛进,等于占领别的国
家的市场,所以摩擦不断。但这个摩擦和美国现在和我们搞贸易摩擦、贸易战是两回事,那
属于WTO常规的经济次序里产生的摩擦。第三,从2012年以后中国的劳动力边界条件变化
了。整个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这几年劳动力成本提高一倍以上。第四,中国在这样的大工
业发展中,油电煤气运包括城市土地成本都提高了很多,比较优势开始减弱。第五,生态环
保的压力增加,对环保的治理成本也提高。
面对这些变化,中央审时度势,从2013年提出了新常态,2014、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改变了过去以出口拉动为主的状态,转化为供给平衡的状态,多余的供给去产能、
去库存、去杠杆。这一套循环措施出来以后,中国的经济其实就在往内循环方向走了。
(摘编自《疫情下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双循环》)
材料三
第三次城市大洗牌属于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被动反应。外贸受阻,一些明星城市
顿时黯淡。4万亿救市计划,大量项目出台,让内陆城市受益不少,“强省会”抬头。内循环
的伏笔,早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暗线:美联储以降息作为应对。北京、
深圳、杭州借着低息资本的流入,实现产业升级,成为最大赢家。高层关于内循环的完整表
述是:“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
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并未动摇。所以内循环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备份”我国。说回
到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3位大赢家,理解北京、深圳腾笼换鸟,以及杭州弯道超车,有助于
我们理解内循环。这也是我国“备份”我国,以及第四次城市大洗牌的关键。
(摘编自《内循环带来大震动》)
材料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起飞与繁荣很大程度是依赖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不
仅引入了国际资本、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方式及市场化观念,而且让中国最为优势的劳
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进入国际贸易的分工体系,促进了中国经济与全球接轨。不过,到
现在为止,与美国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相比,中国的内需扩张只能是在有限的程度进行。14
亿人口当然具有无限大的市场,但这更多的是潜在市场或潜在的消费力。中国居民的消费力
与北美国家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中国的城乡差别、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别、东部沿海地
区与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力的差别都很严重,有些农村居民刚刚从贫困线上走出。如果没
有重大制度改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让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全面提升,他们的潜在
消费力是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力的。
还有,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外向型经济是在逐渐调整,但其代替的是大
规模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