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容规修订稿.ppt

发布:2015-09-17约5.84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报批稿)无损检测部分探讨 主要内容 1、主要修订内容 2、有关无损检测规定的解析 一、主要修订内容 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统一 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各项要求、名词术语等接轨统一,变更安全监察主体为国家质检总局及省以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结合节能减排降耗基本国策: 提出有关的基本要求,如安全系数调整、换热器热效率、保温保冷要求、定期检验耐压试验问题等。 简化压力容器分类方法 调整《容规》适用范围 将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改为《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另行制定《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并暂时保留超高压容器、简单压力容器、非金属压力容器等新近颁布的有关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一、主要修订内容 调整一些过于刚性的规定,给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留有出路和渠道,简化程序。调整一些不合理、过时的规定,如有色金属、胀管率、安全阀定压、材料复验、焊接试板等问题。除压力载荷外,还要充分考虑其它载荷(风、地震、疲劳等)和介质对压力容器安全性的影响。 引入风险评估RBI检验技术,无损检测TOFD方法,缺陷评定方法等成熟科技成果。调整、删除过细的数据表格 提出信息化工作要求,为今后信息化管理打下基础。 二、有关无损检测规定的解析 1、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的规定 99容规: 第7条 设计、制造压力容器,其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应在学习借鉴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将所做试验的依据、条件、数据、结果和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报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核、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批准,方可进行试制、试用。通过一定周期的试用验证,进行型式试验或技术鉴定后,报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报批稿: 1.10 不符合本规程时的特殊处理规定: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有特殊使用要求的压力容器,不符合本规程要求时,相关单位应当将有关的设计、研究、试验等依据、数据、结果及其检验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全技术委员会)组织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的结果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压力容器方可进行试制、试用。 2、钢板超声检测 99容规: 第14条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 1.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 2.盛装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硫化氢含量大于100mg/L的压力容器。 3.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10 MPa的压力容器。 4.GBl50第2章和附录C、GBl51《管壳式换热器》、GBl2337《钢制球形储罐》及其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规定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的钢板。 5.移动式压力容器。 钢板的超声检测应按JB4730《压力容器元损检测》的规定进行。用于本条第1、第2、第5款所述容器的钢板的合格等级应不低于Ⅱ级;用于本条第3款所述容器的钢板的合格等级应不低于Ⅲ级,用于本条第4款所述容器的钢板,合格等级应符合GBl50、GBl51或GBl2337的规定。 3 设 计 99容规: 第43条 焊接接头系数选取表 报批稿:——去除了接头系数选取表 3.15 焊接接头系数 (1)用焊接方法制造的压力容器,应当考虑焊接接头对强度的削弱。焊接接头系数的取值按相应引用标准选取。 (2)不允许降低焊接接头系数而免除压力容器产品的无损检测。 3 设 计 99容规: 第30条 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至少应注明下列内容: …(8)无损检测要求; … 具体无损检测要求无 报批稿: 3.16 无损检测要求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应当根据本规程、引用标准和JB/T 4730的要求在设计图样上规定所选择的无损检测方法、比例、质量要求及其合格级别等。 ——明确设计单位在无损检测方面的职责 4.4.2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要求 (1)不得有表面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弧坑、未焊满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 (2)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3)角焊缝的外形应圆滑过渡; (4)按疲劳分析设计的压力容器,应当去除纵、环焊缝的余高,使焊缝表面与母材表面平齐; (5)咬边及其他表面质量,应当符合引用标准和图样要求。 4 制造 设计修改 99容规: 第66条 制造单位对原设计的修改,应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修改的书面证明文件,并对改动部位作详细记载(符合本规程第27条材料代用要求的除外)。 报批稿: 4.1.5 设计修改 制造单位对原设计文件的修改,应当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修改的书面证明文件,并且对改动部位作详细记载。 4 制造 无损检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