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小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电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小抄
e)
C.实现什么变化(What)
D.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When)
E.变化程度是多大(How much)
7.一级目标人群指的是 B
A.对项目有决策权的人群
B.希望实施所建议的健康行为的人群
C.对建议行为采纳者有重要影响的人群
D.对计划成功与否有直接影响的人群
E.参与项目的实施者
8. “到某年,使某县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5%”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C
A.总目标
B.具体目标
C.教育目标
D.行为目标
E.健康目标
9. 高血压病患者遵从医嘱服药的强化因素是 C
A.患者知晓服药能有效控制血压
B.患者能方便地就医、取药
C.患者感到按医嘱服药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D.患者的经济条件足以支付较高的医药费
E.患者认识到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性
10.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的质量控制内容中不包括B
A.对活动内容的监测
B.对设备维护情况的监测
C.对工作进程的监测
D.对人群知信行及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E.对活动经费的监测
11. 进行评价的前提是: B
A.比较
B.确定价值标准
C.测量
D.设计评价方案
12.在项目周期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评价设计方案是: A
A.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
B.简单时间系列设计
C.非等同比较组设计
D.复合时间系列设计
13.关于评价哪一种说法正确: D
A.评价应该在计划设计阶段进行
B.评价在计划实施结束后才进行
C.评价只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
D.评价贯穿于计划的始终
14.一项针对肥胖的健康教育干预试验中,对观察对象在干预前后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的变化的评估是: C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15.健康状况指标,如发病率、死亡率等是何种评价类型的指标D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E.总结评价
16.过程评价主要用于评估 E
A.人群生活质量
B.人群健康状况
C.行为与环境
D.行为的影响因素
E.计划活动数量及质量
17.对干预组和非随机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后比较,是健康教育效果定量评价方法中的 E
A.简单时间序列
B.复合时间序列
C.单组前后比较研究
D.实验研究
E.非等同比较组设计
18.在形成评价中不常用的研究方法为 E
A.观察
B.深入访谈
C.小组讨论
D.文献回顾
E.问卷调查
19.“干预活动暴露率”属于哪类评价指标B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E.总结评价
20.结局评价的主要内容是D
A.影响健康的内因的变化情况
B.目标人群对健康教育活动的接受程度
C.人群行为、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
D.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E.政策与环境的变化情况
三、简答题:
1、简述健康教育干预策略的内涵、并说明其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策略是实现项目目标的方针、战略,在一定高度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每一项具体干预活动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包括教育策略、政策策略和环境策略三方面。 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可以运用的教育策略有信息交流策略如讲座、咨询、电视公益广告、小册子、折页等、技能培训策略如讲座、演示与模拟训练、示范操作等,以及组织方法策略如社区运动
政策策略包括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例如建立30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可以及早发现高血压患者,有益于做到社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保健。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在社区高血压预防和控制项目中,建立人群运动场所、制定等。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的含义、应回答的问题、及三个类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指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设计的、具体的、两化的指
标,在表述中应可以回答谁、实现什么变化、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在什么范围内
实现这种变化和变化程度如何五个问题。根据变化内容,可以将具体目标分为: 1教育目标:其变化内容为健康教育的最直接和近期的结果,如知识的变化、信念的改变、态度的改变等 2行为目标:改变内容是健康相关行为,即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预期在健康相关行为上发生的改变 3健康目标:执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后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健康目标的选择取决于项目计划的性质、持续时间等。
3、试比较不设对照组的自身前后比较和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不设对照组的自身前后比较:设计与操作相对简单,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当项目周期比较长时,时间因素的影响较大;适宜于评价短周期项目,同时需注重对影响评价因素的控制。
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案:通过设立对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