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216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化的初探.doc

发布:2020-02-22约2.5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化的初探 【摘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具有魅力,是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试图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有效教学法。本文就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的展开讨论,抛砖引玉,谈谈实行有效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评价机制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被新课标要求的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主导的新的教学方式所替代。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中,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不同,以及教学方式使用的差异,导致出现了课堂效率两极分化的现象。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行有效化教学,福建大学余文森教授提出了“提高学习效率(时间),增进学习效果(质量),强化学习体验(兴趣)”做为促进教学有效化的方法与措施。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抛砖引玉,谈谈实行有效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师在上一堂课之前,备课是必要环节,此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备课一般分为备学生、备教材、备资料三个部分,有些教师为了增加课堂的色彩,注重于资料的多样性与学生的表演性,而真正的教材所有要求的教学内容却涉及较少。新课程已经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但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防止课堂陷入空洞、乏味的境地成了关键所在,有些教师过度关注于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模糊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从而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 在笔者看来,一堂课是否有效率,关键在于是否让学生掌握理解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以及重难点是否有效的突破,因此,备课时,教师应注重于解决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即该教什么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教学目标所要求内容中的轻重缓急,即突出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只有在这个框架下再去合理地制定其他教学目标,才会使得课堂充实、有效。例如笔者在设计《PowerPoint中家谱的设计》一课时,以PowerPoint中组织结构图的运用为教学目标,以其修饰操作为重难点,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在实践中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情境设计得体,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利用教学环境的作用,营造一种具有形象性、生活性、问题性的环境氛围,提高学生的情绪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许多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引入了教学情境,但是否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却因人而异。如果教学情境的选取不当或者过度使用教学情境,将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情境设计是否得体,首先应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其次选取的教学情境适应于教学内容,使教学情境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这一主题,避免出现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现象,同时也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教学情境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主体,教学情境是辅助,如主次颠倒,则适得其反。 例如在笔者在设计word中的《图形的翻转和旋转》一课时,采用了童话《小红帽》的故事情节,设计了如下情境:小红帽要去看奶奶,但是家里的篮子太大了,她拿不动,让孩子们帮她把篮子缩小,从而用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看奶奶的路上,小红帽走在一条通向大灰狼的路上,请孩子们用改变路线的方法拯救小红帽,从而用到的图形的翻转和旋转。在小红帽安全地到达奶奶家后,奶奶生病了,房子里很乱,请孩子们帮忙整理一下,从而进行了综合练习。 教学方法得当,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课堂教学一般在电脑室开展,因此教学方法有别于其他学科,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实践形成了诸如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方法,这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偏离预期,教学效率低下。有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综合几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笔者在开展《贺卡的制作》一课时,先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再在学习过程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制作贺卡,达到了理想效果。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无论在知识水平还是个性方面都会在存在不同的差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同时也要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尊重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中都能进步,都有成就感。例如笔者在开展《名片的设计》一课时,给出几张难易程度不同的名片,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